前世乡愁撒哈拉

读三毛的作品,发现一个由生命所创造的世界,像开在荒漠里的繁花,她把生命高高举在尘俗之上,这是需要灵明的智慧和极大的勇气的。
----作家司马中原
高中的时候,读过白落梅为三毛所做的传《你是锦瑟,我为流年》,便觉得三毛是个通透洒脱的女子,一生张扬恣意,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之前在某些杂志上零散地看过《白首起家》《中国饭店》等文章,读来颇有趣味,使我阵阵发笑。收录了这些文章的《撒哈拉的故事》便也是如此。
三毛这个奇特的女子,想要了解沙漠中人们洗澡的习惯,不惜花钱进浴池观察;她与荷西的新家条件极度恶劣,可她仍旧苦中作乐,用一年的时间把家改造成了艺术的宫殿;为了平衡开支,她与荷西做了一天的“素人渔夫”,却在犒劳自己时遇见了老板,只能把挣的钱全都用来请老板吃饭;为了合法开车,从小对考试有阴影的她毅然决然去考驾照,最终惊喜通过。
【前世乡愁撒哈拉】她就是有办法把最为稀松平常的事都写得妙趣横生,连她和荷西的日常对话都是打嘴仗似的你来我往,但话里话外却溢满了幸福。不论环境有多么恶劣,她总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起周围的物品,将自己的生活环境打造得优雅细致,将自己的小日子过得细水长流,将自己的业余生活设计得丰富多彩。这样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对困难毫不介意的三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呢?
前世乡愁撒哈拉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然而,慢慢看下来,我却一点点感到了故事基调的渐渐转变:从开始的轻松幽默慢慢过渡到沉重忧郁。
十岁就做了新娘的邻居小姑娘姑卡,因同伴惨死而数十年活在仇恨和内疚中的沙巴军曹,心地善良、勤劳能干却始终受人奴役的哑奴,遭人非议但始终为了各自梦想苦苦坚持的巴西里、奥菲鲁阿和沙伊达......这些沙漠中可爱的人,在战争即将到来的大背景下,无一例外的蒙上了一层悲情色彩。时局不稳,人心动荡,战争马上就要到来了,挥之不去的阴霾笼罩在撒哈拉的上空,连三毛的文章也充斥着灰暗阴郁的调子,字里行间透露着悲悯的情怀。
作为朋友,三毛内心是难过的吧,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沉沦却帮不上一点忙。她内心充斥着愤怒和悲伤,来源于地域间文化的差异。面对如此封建落后甚至野蛮的风俗文化,三毛惶恐、不知所措、难以置信却又无能为力,当所有人都把那些人的悲剧看作是理所当然,并扣上一个“符合宗教礼仪”的冠冕堂皇的帽子时,为朋友鸣不平的三毛反而像个异类。这时候,她的内心只有无边无际的悲哀,为着她的朋友,为着他们的命运。
那样一个虽然敏感脆弱但始终热爱生活的三毛,最后却选择了一条她曾明确拒绝过的路,她怎么忍心?她怎么舍得?!
她可曾记得,在《不死鸟》中她信誓旦旦地保证过:“我愿意在父亲、母亲、丈夫的生命圆环里做最后离世的一个,如果我先去了,而将这份我已尝过的苦杯留给世上的父母,那么我是死不瞑目的,因为我明白了爱,而我的爱有多深,我的牵挂和不舍便有多长。”有了这份承诺,她怎么能忍心让为她操碎了心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呢?!
三毛,或许她是真的倦了、累了吧?或许在完成《滚滚红尘》后,她是没有了活下去的动力了吧?或许在荷西死后,她的生活便如一潭死水,再也激不起一丝涟漪……
而她最后选择的那个结局,是她想要的吧。那个故乡在远方的女子,终于化成了一棵站成永恒的树,一只没有迷途苦恼的鸟,在她的前世乡愁,在那片广袤的沙漠里流浪,流浪远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