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说话清晰的方法

此系列来源于《结构思考力》、《批判性思维》、《学会提问》等逻辑思维书籍并结合个人思考。
一、结论先行
首先来看第一个大点:结论先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的场景:
一些人在台上常常滔滔不绝讲了非常多内容内容,但是台下的观众听完后却不知道对方在讲什么?感觉没得到什么东西。
是的,这是我们在社团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况。
说话的人拼命想讲清楚,台下的人想努力听清楚,但效果却非常差。

那么到底是什么问题呢?即能让对方准确快速的把握你的观点呢?
这个时候就只需要记住一个神奇的法则!他的名字就叫做:结论先行!
那么《结构思考力》、《金字塔原理》是怎么定义这个“结论先行”的呢?
我们对“结论先行”这四个字进行拆解:
第一部分,“结论”:即我们常常说的“总-分-总”中 的第一个“总”。
第二部分,“先行”:即把“结论”放在前面。
形象地说就是:开门见山地表达中心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这里提供一种能够直接来用的套路:
当我们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可以先说结论,然后继续说:
第一点 第二点 第三点。一开始我们可能总会忘记把结论放在前面,或者分点一点都不mece,但久而久之,经过这样有意识的思维训练,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思维会显著提高。
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呢?我们从两个层次由浅入深地思考:
第一、从浅层表达上来看:能让听众迅速抓住我们要表达的主旨。
比如:你有一个不耐烦的上司?当你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如果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事情说清楚,他必定会打断你:“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那么 如果我们能使用“结论先行”这个法则,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在第一句话就让上司知道你在说什么。
第二、从深层思维上来看:结论先行可以使得我们拥有更好的说服力,提高表达的效率和效果。因为如果你想去说服别人,你可以首先把观点放在最前面,然后后面分别列举原因。
根据心理学上的知识,我们在被别人说服时,脑子会“无意识”地用后面的原因去论证前面的观点。如果对方一开始列举了一大堆原因,却一直不能把观点列举出来,我们常常听到最后只记得最后一个原因。

第三、从深层思维上来看:结论先行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自己的思路。即如果我们想达到结论先行,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先问自己一句:我想表达的重点是什么?我想表达什么?因为,我们永远无法表达清楚一件自己都不能理解的事情!(这一点也是被称作“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的费曼学习法的理论基础。)
毕竟,我们很多时候说一件事情,自己连自己讲话的重点是什么都不清楚呢!
总而言之,结构思考力(逻辑思考力)强调的是先总后分。即先框架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先重要后次要。而结论先行正是“先总后分”的体现。
【【逻辑思维】说话清晰的方法】好了,最后猜一猜这篇文章到底用了几次“结论先行”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