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266第八周践行收获2020-10-14

无论是“断舍离”还是“DKU”,都是通过改变表层的我们跟物品的关系,延伸至深层次的人际关系,生活态度,甚至思维模式的内省,用减法的思维,从容面对生活中冗余的物,事,人,平衡欲望,抛弃执念,回归自由简约的生活状态。
周六早上锦囊班会听了易效能叶武斌老师分享的“DKU整理术”,相比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易效能的DKU整理术更加适合我们目前的状态,“删除”20%,“留存”70%,“使用”10%。大原则下“减法”,有度地逐渐梳理自己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DKU呢?其实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Delete,Keep和Use。
首先是delete,删除,做减法。
无论是入口(购入,接受),还是出口(舍弃,送出),都秉着精简原则,认清欲望的本质。
对于入口,购买物品的时候,在买单之前,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东西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吗?这东西会经常使用吗?这东西是自己真正热爱的吗?确认家里没有类似的物品吗?
但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而且你的内心是愉悦的,不是将就或者仅仅是因为打折囤货,那你就拥有它。如果内心有犹豫,那就按下暂停键,先再想一想。这样一来,冲动型消费的比例就会下降。而当你使用的物件都是欢喜的,在构成你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细节中,衣食住行的烟火日子里,自然会时时有微微的喜悦浮上心头。
对于出口,一些不适合当下生活的,或者已经与自己年龄不匹配的物品,可以采用送走(捐赠),卖掉,丢弃等方式。比如衣物,两年以上没有穿的,基本上不会再穿了,可以视情况送给合适的人或者捐赠;对于书,也可以送,捐或者卖。多抓鱼和闲鱼网是不错的交易平台,可以让有用的物品流通起来,达到互通有无,物尽其用的效果。
【Y266第八周践行收获2020-10-14】管住了入口,定期整理,畅通出口,你的家自然不会成了“杂物储藏间”。
物品在拥有的同时,也是你的消耗,你必须付出精力管理,而人的精力是十分有限的。
第二,Keep,保持
人是富有感情的动物,对于下不了手丢弃和送出的东西,无论哪种形式,就像要切断自己跟美好的回忆或者老朋友的关系,都是不容易做到的。对于蕴含岁月的情感,寄托回忆的老物件,我们也没有必要像《我的家空无一物》中的场景那样“决绝”和“苛刻”,只是我们要把留下来的物品妥善的存储起来,就是keep。所谓的keep,留下的物件,一般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为富含感情和回忆,值得珍藏的物品,另一类是暂时用不上,但随时可能会用到的物品。
Keep,需要遵循751原则,也是总量限制原则。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放七成满。像我们的衣柜,储藏柜,只用70%空间。留有30%的空间,可以便于收拾物品。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按五成满来安排。比如说客厅里的玻璃柜,兼具收纳和展示功能,从空间美学的角度,五成满是给人最舒服的状态。
完全的展示空间,要做到一成满。装饰空间,要最低限度的去放东西。大家一定参观过美术馆里,一般一个空间,一面墙上只放一副画,重点相当鲜明,有助于参观者全神贯注地欣赏。
最后,说说Use,也就是用
科学的管理使用频率很高的物品,不仅可以让家的空间,办公的空间井然有序,清爽悦目,而且会让工作和生活舒适,高效,减少到处找东西耗费的时间,避免紧急情况下误事。
该怎么做呢?很多的时候,家里或者办公室很乱,都是因为常用物品没有管理好,随手放,随便扔习惯,常用的物品没有归位的习惯,每次使用的时候满屋子找,也容易丢失东西。所以,养成归位的习惯是物品使用顺畅井然的关键。叶老师介绍了区别对待物品的方法,粗放式的管理不常用的物品,精细化管理常用的物品。
比如阳台上的养花工具,整理起来放在一个角落,随时可以看到,顺手可以用就可以;还有换季的被子,凉席等,包装好放在不是特别方便的储藏空间就可以。而对于首饰,挂件,化妆用品,化妆工具等等,首先做到固定位置,选用合适的收纳盒,分类放置。把同类的东西,常用的物品,用更小的容器来管理,比如说用小箱子,分类袋,包中包,袋中袋来收纳,最好贴上标签甚至编码。进一步的做法是建立电子化的目录来,随时能够索引到。
从物品的整理开始,最终到信息的整理,人际关系的整理,摒弃过多诱惑,将有限的精力投注到切实需求的人事物中,在欲求无限的人生钢丝索上轻盈前行






Y266第八周践行收获2020-10-14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