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051】从0到1

【Reading051】从0到1
树欲静
——有没有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哪些有价值的公司还没有人创建?
彼得·蒂尔在这本书里谈到了很多方面,个人觉得这本书的精髓就在“独特”二字。他是基于创业这件事来展开全书,对于企业家来说,这本书自然是有直接意义,但是对于没有开公司的打算的人来说,大可以把它当成一本关于自我管理的书籍来看待。读者如只是抱着希望学习如何开一家好的公司去读的话,恐怕未免太过狭隘了。我认为每一个针对公司层面来谈的观点都可以对应一种针对个人自我管理的观点。
【【Reading051】从0到1】现在很多人谈“创业”,什么东西谈多了,都让人烦,这几乎无关于这件事本身是否正确,就像你可能会厌烦父母“霜寒露重,望君珍重”的唠叨一样。这种跟风似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人忽视比创业本身更重要的创业精神。
如果从一种精神或者说是品格的层面来谈论创业这件事情,那么你应当不仅仅只把创业狭义地理解为开一家公司。你可以在一家企业工作一辈子,从来不去开一家公司,但是仍旧具有一个创业家的内心。就像你可能拥有和超人一样的家国情怀,但是不一定一定要去取代警察的工作。创业应当是一种精神。如果我们去思考最本质的内涵,而不流于表面的差异,经营自己的人生和经营自己创办的公司是一致的。如果这样子去理解,那么每个人都可以从企业家身上学习到办企业以外的东西。
如果你雄心勃勃而出身贫寒,这不就像你试图带领一家公司从无到有并逐渐壮大吗?如果你拥有父母提供的优渥条件并只想安稳舒适地享受人生,这不就像一家大企业高薪聘请的职业经理人吗?开办一家自己的公司应该是少数人的事情,就像很多人喜欢打篮球,却只有少数人会去把打篮球作为职业生涯一样;但是创业家精神却是一种大体上对人有益的品质,它和上进、有担当这类普适价值一样,应当是老少咸宜的。
现在企业家们喜欢把战争理论应用到商业事物上来,那么普通人也可以尝试将商业思维运用到个人生活的管理和规划上来。
一家初创公司应当把技术竞争力和销售放在同等重要的水平,并且先从一个小的领域切入,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势,迅速地成为该领域的寡头甚至垄断者,然后逐步扩展自己领地的外延,然后再在这个稍大一点的领域再次达到垄断地位,然后再进行扩张,反复进行这样子的一个过程,直到时代将自己淘汰为止(就像我认为凡生命体一定会死亡一样,我认为任何公司最终一定会因为不符合时代而逐渐衰弱并被最终淘汰,无论它如何试图一次次地进行转型,转型可能会成功几次,但是只要时间足够长,它最终会转无可转,寿终正寝)。
映射到个体层面来看,大致就是这样子一种模式,年轻人先要把精力放在掌握一项专业技能以及推销自己的能力(这个自我推销能力应当是涵盖情商、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等我们与外部世界沟通所需要的一切能力)上,当我们在现有的领域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我们可以得到机会再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并重复上面的步骤,以进入更更高阶的层次。这一过程很像网络游戏里面打怪升级换地图,第一个创造这种网游模式的人一定把社会大部分人的人生规律掌握得很透彻。成绩优异的小孩从地级市的小学,再进入市级初中,再进入省级高中,最后进入国家级大学,最后在一个全球化的平台上继续不断地巩固并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直至他/她主动或者被动地退出舞台。当然,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环节中因为不够优秀,而停留在这一层次,甚至跌落入一个更差的层次,就像有人在国家级大学读完书后,不是去了全球化的平台,而是不得不回到了省级甚至于市级的平台(有能力进入更高层次而主动放弃的行为,实际上在公司层面也会发生)。事实上,我认为这和公司在自我扩张的过程中因为不敌竞争对手而不得不缩小领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允许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年01月03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