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第二章(01-02)
第一章
第一章05-06
文章图片
写在前面的话:
青春期的少女心思总是阴晴不定,有些时候自己都讨厌。说不上什么。明明已经过了青春期的年纪,时不时的叛逆让旁人看来也是可有可无的矫情。只有自己知道这种情况下的自己才是自己,自己才会感到安全。在应该是青春期的漫长年月里,安全感是我唯一想拥有的却一直没有的东西。被金钱建立的安全感时有时无,青春期想抓抓不住的无力感也被后青春期的患得患失所代替。生活中一丁点的风吹草动也会疑神疑鬼好久,这次也是。
前几天电脑送去维修,敲好的数万字没有备份,顷刻间化为乌有,心痛的程度不比年少时的失恋。这是种私密的感觉。那付诸了心血的文字不仅是对以前生活的回顾也是对当下的反思。我是个没有未来的人,未来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是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是对确定的未来的无能为力。 从这点看来,我是个悲观的人。
前几天,看到和书,电脑有关的东西就烦,像看见恶灵一样。好不容易过了几天鼓足气力想在写写下去,可那些消失的字啊,段落啊,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就一直想啊想,想到脑仁儿疼也敲不出一个字。一直到现在!突然间,要不就这样吧,先敲的吧。
文章图片
第二章
01
于胜男躺在炕上环顾四周。
在曝光和对比度越来越低的画面里,伸出的五指也越来越模糊。仅存的黑白两色愈发的分不清楚,就像现在自己,现实和梦境傻傻分不明白。偌大的用来档风和御寒的窗户此刻也被遮挡住了,房间里唯一的火源照在的脸上,一闪一闪的出了神 。于胜男盘算起自己对这里的第一映像。
这是穷山恶水的地方。四面环山,山上可见的不是郁郁葱葱的树林与不是皑皑白雪,而是漫山都难见寸草的石头山。为数不多的平原和东北角的黄土高坡一起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不知道夏天是个什么样子,就现在而言,一刮风漫天黄沙,张嘴一嘴沙也是常有的事。风是刀子,刮在脸上轻者起皮,重着爆裂。没有明显的大江大河,给人的感觉是什么都是干的。室外试试冷干,室内是热干,几晚上睡下来自己嗓子都费了。连带着人们的脾气也有几分燥。这里也不是没有有好处日照时间长,天晴的时候从早上的9点一直到下午的5点,太阳会一直照着。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躺在炕上晒太阳,昨天还想要不要擦防晒霜。也许是常天刮风的缘故,天是蓝的,高的,透的,常常是不带一片云彩。忽略了前面的恶劣,就这太阳和天空也是值得一游的。
“在想什么?”妈妈的声音由远及近传到耳朵里,发觉的时候妈妈已经在炕上了。
“没什么”于胜男做了起来,靠在被子上,“妈。晚上吃什么?”其实什么都行,只要不是昨天冬花姐做的糜子面的糕就行。那种黄黄的非常粘牙的饭,一辈子吃一次就行了。
妈妈像看穿了自己心思,笑笑了说“放心,晚上饭是稀饭和你喜欢吃的玉米面馍馍”对于自己这个女儿田晓凡是担心的,快30岁的人了,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从来不说出来,只是憋在心里。以为是个没主意的焉儿人,没成想闷人干大事,心里的主意比谁都硬,就拿出国留学来说,从考雅思,申请学校,到选专业直到临出发自己这个当母亲才知道。以为会有疏漏,没想到是面面俱到,吃的,穿的,用的,甚至火锅底料都想到了。最后反倒安慰自己不要太想她。
“嗯”于胜男不说话了,躺在妈妈腿上的头动了动。这是自己和妈妈最舒服的相处方式,少说话,不说话。自己太像妈妈,连不喜欢过分亲近的人际关系都一样。说起玉米面馍馍,那是个很好吃的东西:精磨得玉米面和老肥一起加水和稀,也不能太稀,不能到处流动的流动是最好的,然后倒在蒸笼里就大功告成了。蒸熟的玉米馍馍里面有数不清的气孔,也是气孔,馍馍格外的松软,手指一按,顷刻间就能恢复。外形和早餐店的玉米发糕一样,不一样的是馍馍是纯玉米面的,连馍馍的甜味也是玉米本身携带的,那种工业甜味剂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妈,今天晚上炕能不能不烧这么热,睡得嗓子都疼。”
“好”
房子里变安静了,只有炉子里木头烧裂的声儿。
于胜男回味起这几天从饭桌上和人们的交谈中的所见所闻。
文章图片
02
家乡在山西的最北边。回来这几日听到最多的是走西口和内蒙。走西口是不知道几辈子前的的故事,口口相传到现在,真实性已无从考究,多数时候是在听个乐呵。但关于内蒙的人和事有近的,有远的。蒙古对于这一片儿的山西人来说相当于江苏对于河南,观澜对于江苏。近的有婶婶家的儿子考上了内蒙的大学,上完后工作好找,大伯家的儿子在内蒙电厂找营生,是合同工,有保障。远的有奶奶的家的女儿嫁去内蒙都20年了。对于这个村子而言,内蒙不仅是个谋生的好去处,也是几几辈辈用千金都不换的好去处。在内蒙能轻易地找到相邻村子老乡,带个消息回家是一张嘴的事儿,在这里外出打工的人也极容易抱成团,共进退。那些拖欠工资的事也很少发生。这是整个村子都在意的问题。对于年轻人来说,理想的工作多在老师,银行,和政府,不问工资多少,就是和旁人说自己孩子是在这里面上班的,腰杆子就直了三分。要是女生能找到这样的家庭和伴侣,不知道又要多少人羡慕和嫉妒。其次是有手艺,有基本固定工作的最吃香,如果是在内蒙就更好了。在这里读书和不读书,有没有正式工作在60岁以前比较不出来,有些阶段有正式工作的还羡慕没有的,因为工资比他高出不知道几倍。这里也是个金钱决定话语权的地方。好在,人生是场拉锯战。60岁以后,没有正式工作的大多在家务农或者闲着。有正式工作的领着饿不死也撑不死的工资惶惶度日。
【【情感】第二章(01-02)】在这村里,所有人都在憋着劲的供孩子读书,最害怕的也是孩子读书。生病倒是其次。在大多数人看来读书还是改变命运和阶级的唯一机会。好像是说读了大学一切都不一样。于胜男听到笑了。阶级和命运岂是读书就能改变的。笑这群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着自己想法不曾改变,就连抬头看看世界都不肯。笑他们忙忙碌碌几辈人都不曾改变这几世界分毫但依然乐在其中的样子。较与后者,于胜男是心疼。一个精壮劳动力一年供一个读书孩子勉强够用,要是两个就另当别论,还不说家里的老人和人情世故。遇到不好的年景,一年下来想过个富裕的年都是奢望,什么吃啊,穿啊,想都不敢想。较与前者,于胜男是可恨。恨他们怎么就不肯好好看看这不断变化的世界,即使所谓的看了也不曾改变。看似开明实质愚昧至极.
推荐阅读
- 宽容谁
- 我要做大厨
- 增长黑客的海盗法则
- 画画吗()
- 2019-02-13——今天谈梦想()
- 远去的风筝
- 三十年后的广场舞大爷
- 叙述作文
- 20190302|20190302 复盘翻盘
- 学无止境,人生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