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养育——用爱而非恐惧与孩子联接

中国父母爱孩子,爱到无以复加。只是,太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学习到什么样的父母之爱是适好的。如何觉察自己的忧惧,对孩子本具的美好及个性报以深厚的信任,勇敢地面对外在压力,开创一条合适每个孩子的道路,值得我们一起探索。
——童慧琦
为人父母大概是这个世界上压力最大、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没有人能交出完美的答卷,也没有万能的百科全书可以参考。
多少次,我们看着哭闹不止、无法入睡的婴儿忧急如焚、束手无策。多少次,我们对着不听指挥、公然反抗的孩子勃然大怒、高声呵斥。
孩子活泼好动,我们担心他们注意力不够专注。孩子安静斯文,我们又担心他们以后受欺负、吃暗亏。
我们为了孩子牺牲自我,却面对孩子的反叛不知所措。我们为一个入学名额竭尽所能,在兴趣班的陪读路上忙碌奔波,却感觉离孩子的心越来越远。蓦然间,他们已不再向我们敞开心扉。
养育可以是一场艰难之旅、迷失之旅。也可以是一场英雄之旅、自我探索和成长之旅。
多年以后,我们将如何看待自己为人父母的这段旅程?当下此刻,我们又能做些什么,令这场养育之旅就此不同?
过去二十年来,正念(Mindfulness)已成为欧美国家流行的一种身心健康调养方法。科学研究证实,无数人因修习正念摆脱了疼痛和压力的折磨、提升了专注力、改善了人际关系、提升了工作绩效,也大大增强了生活的幸福感。他们的情绪更稳定,对外界事物更加敏锐与开放,也对他人更加理解与仁慈。
很多商界领袖如乔布斯、扎克伯格,世界名流如梅琳达.盖茨,运动明星如乔丹、科比都是正念练习的支持者和受益者,也有越来越多的世界知名企业,如谷歌、FACEBOOK、eBay、英特尔、麦肯锡等,把正念列为主管及员工提升领导力、专注力、创造力和身心健康的常规培训。
那么,什么是正念?它和养育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简单来说,正念就是有意识地、不加评判地觉察当下。
【正念养育——用爱而非恐惧与孩子联接】阳光正好时,你带孩子出门散步。你感受到温暖的阳光洒满全身,也留意到光线在孩子脸上折射出曼妙的阴影。在这一刻,你的心里没有别的,只有当下正在做的事——脚下一步一步地走,眼里看着孩子的笑,耳边听着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这就是正念了。
时间充裕的时候,这样做并不难。事情多、时间紧、压力大的时候,则更需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情绪念头有觉察。在赶去上班的路上,因工作难题而内心焦虑时,若能觉察到自己匆匆的脚步、急促的呼吸,允许自己去真切感知这份焦虑,这也是正念。
在养育过程中,这种觉察尤其难。
从备孕、安胎到上学、毕业,从交友、叛逆到工作、恋爱,养育孩子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各种麻烦、纠结会一样一样涌过来,而抓狂、崩溃甚至绝望的情绪也会时刻伴随你左右。若你不能对正在做的事情保持觉知,就会陷入一个又一个漩涡之中,被养育孩子这件事搅得喘不过气来。
正念养育是把正念的修习和状态带入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它是一种重要的培育自我觉察的方法,也是一种更好地与自己和孩子真正同在每一个当下,对彼此的关系和状态保持醒觉、专注、开放、接纳与洞察的生活方式。
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理解孩子。最重要地,它让我们真正看到孩子,从他们的视角来看待和想象这世界,用爱而非恐惧的方式与孩子联接。如此,才能真正看到我们内心深处,对彼此真切的关怀与爱意。
著名的MIT科学家、正念减压疗法创始人乔恩.卡巴金教授在与妻子合著的《正念父母心》一书中谈到:
培育正念并没有唯一正确的方法,养育也没有唯一正确的方法。正念养育并非是要去遵循某个处方,而是一份有待体验的探险、一种发现,包括从自己的“失败”和“不足”中持续学习。生活本身,包括我们的孩子,成了我们的正念之师。
说得直白一点,正念养育并非教你搞定熊孩子的通用技法,而是从根本上提升父母自身的觉察力,以崭新的眼光重新看待自己和孩子,重新看待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养育孩子十几年的过程中,需要一样一样地学习各种不同的技巧,那么正念就像十八般武艺之下的内功心法,万里波涛下的定海神针。
举两个例子,来看看练习正念的人是如何看待孩子、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
你遇到过孩子充耳不闻的时刻吗?该怎么办?
有一次,女儿夏天在客厅玩乐高,我喊她好几声,都不回答我。我走到她身边,正要开口,听到她嘴里喃喃自语:“这一块这样放,好像不行。换一块,这块也不行。这个是方的,这个是圆的。圆的会转,呜呜呜,小火车启动了。几块钱坐一次啊?十块钱。好的,给你。小朋友们上车了,要系好安全带哦。卷毛老师又要带我们去哪里了?神奇校车变身……”
孩子沉浸在她和物体的世界中,借助故事和自言自语,驰骋跨越多个故事场景,糅合进生活经验和最新认知。她安住在当下这一刻,心无旁骛,心外无物,全世界只剩下眼前的玩具和她。如此专注的沉浸,怎么会听得进大人的话?
你最近有感受到专注的“心流”状态吗?学习孩子的专注和沉浸,如同小和尚一般,吃饭就想吃饭,打水就想打水,念经就是念经。身心连接完整一致。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沉浸状态,耐心等待着,一次又一次,你会收获惊喜。充满临在感,安住在当下,身心高度统合的孩子,比你看法、情绪中所谓的“权威感”更重要。
——楚学友,五岁女孩的爸爸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带着觉察,我发现我的话语是那么的生硬,更多的是命令性的语言去对孩子讲话,甚至将这种习惯带入了生活中与朋友的对话。细细分析对话过程,全是自己主观的评判,忘记了对话中“倾听”的重要,而这样的谈话,我的朋友什么感受?我的学生什么感受?
正念练习,最直接带来的是改变自己的内心,每天温柔地睁开双眼善意地去看世界。也正是这样,面对低年级孩子的哭泣,我问自己:为什么那样急躁地让他停止哭泣?你也不允许自己哭泣是吗?于是渐渐地接纳孩子情绪的爆发,并学会用温柔的话语去安慰她,给予温暖的爱。面对学生上课的不遵守纪律,为什么要发火?低年级孩子能40分钟端正坐着不动?还是你的课吸引力不够?组织不符合他们的需要?……
正念练习短短一个月时间,眼睛里看到的世界开始发生改变~
——李薇,小学老师
正念是可以练习的,正念养育也是可以练习的。
在这练习中,并不是我们要对孩子做什么,而是我们要培育自己的一种觉知和状态,让自己能够更加安住于当下,更加坚定、平和与从容。在这练习中,我们安住于此刻,培养一份充满爱意的、敏锐的觉察,分享自己身上最深厚、最美好的部分,在养育孩子的同时也成就最美好的自己。
卡巴金夫妇说,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挑战在于——饱满地活在每一刻,尽最大努力规划自己的轨迹,呵护孩子们,与此同时,保持自我成长。在这一方面,孩子和养育之旅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机会。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我们自己。
正念养育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看见孩子,在每一刻都崭新地与自己和世界相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