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教育智慧 智慧教育
8个小故事,蕴含着巨大的教育智慧,我们一起学习,定会受益终生!
一、放大学生的优点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
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头。“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点评:每一个学生的身上都至少有一个第一,这个第一可能是全校第一,可能是全班第一,至少也是全小组第一。对于这名学生来说,这就是他的宝藏。只要教师愿意挖掘,一定可以挖出一个令人惊讶的金矿。
二、“热爱”的奇迹
美国西部电器公司委托著名的梅奥教授,希望他能使下属的一家工厂里的女工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这些工人从事的非常单调的电磁铁绕线圈的工作,梅奥提出下午让工人们有10分钟的喝咖啡的休息时间,结果产量立刻增长。这时,梅奥进一步在上午也给工人10分钟喝咖啡的休息时间,生产再次增长。
但是,梅奥没有就此罢手,他开始宣布取消了下午的休息时间,产量仍在增长;接着他又取消了上午的喝咖啡时间,但是产量继续增长着,工人们没有抱怨和怠工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这项工作的确是单调枯燥的。当有了休息后,工人们都喜欢这一段轻松愉快的时间,他们互相说笑着,谈论着感兴趣的话题。当听到梅奥向她们解释了她们在参与一个实验。她们就感到自己正在一个有意义的程序中工作,有光荣的参与感。不知不觉中她们热爱上了这项工作,热爱上了这个集体。
于是这推动了工业心理学一个新的探索:热爱或兴趣似乎比休息、增加报酬等更能提高人们的生产力。热爱让我们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而精神都住在一个自由、美丽的天堂里。热爱应该成为我们的生存内容之一。
点评:学生热爱学校吗?热爱班级吗?热爱学习吗?他每天所做的事情是否是他所热爱的?如果他们暂时还不热爱,可以向梅奥教授学习,改变一下组织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感到他们正在参与一项有意义的实验或竞赛荣誉感会使人不知不觉地捍卫这个集体,捍卫他们的学习。
问题是:我们自己热爱这项工作吗?我们热爱教书吗?我们是否在享受我们与学生在一起的时光?如果不是,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三、变罚为奖
美国有个著名的植物园,里面种满了各种珍奇名贵的花卉,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但时有花卉不翼而飞的事发生。为此,管理人员在植物园门上方竖起了一块告示牌:“凡检举偷窃花卉者奖金200美元。”
打这以后,植物园再未出现过丢失花卉的现象。有好奇的游客问管理人员,为何不写成“凡偷窃花卉者罚款200美元”。管理人员若有所思地答道,如果那样写的话,只能靠我们有限的几个人去看管,而这样,就可能充分调动游客,使几百几千甚至更多的人参与我们的管理。而且,还会让动机不纯的人产生一种“四处都有目光”的惧怕心理。
变罚为奖,变管住人人的被动局面为人人参与管理的主动局面,这着实让人拍案叫绝。事实上,这只是源于管理人员转换了思维角度,巧妙地改动了一下管理的支点。
点评:对于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很多老师采取的是扣分制,即违反了哪一条扣几分。其实采用加分制更好,做到了哪几条加几分。最后不是看谁扣分多,而是看谁加分多。
靠堵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奖励虽然不能杜绝所有的不良现象,但是作为一种引导,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不良行为。变罚为奖,我们不妨都来试试看。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
美国首都华盛顿广场的杰斐逊纪念馆大厦年久日深,建筑物表面斑驳陆离,后来竟然出现裂痕。虽然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仍无法遏制。后来专家调查发现:冲刷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而该大厦墙壁每日被冲洗的次数,大大多于其他建筑,受酸蚀损害严重。
但是,为什么要每天冲洗呢?因为大厦每天被大量鸟粪弄脏。为什么这栋大厦有那么多鸟粪?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特别多的燕子。为什么燕子要聚在那里?因为大厦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这里的蜘蛛多?因为这里有很多蜘蛛爱吃的飞虫。为什么这里飞虫多?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得特别快。为什么?因为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为什么?尘埃本无特别,只是配合了从窗子照射进来的过于充足的阳光,形成了特别适宜飞虫繁殖的温床。大量飞虫聚集在此,以超常的速度繁殖,于是给蜘蛛提供了大量的美餐,于是燕子飞来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简单:拉上窗帘,挡住过分充足的阳光。
点评:有学生坐在教室里烦躁不安,看书写字都效率很低。题目一做就错,思维极不敏捷。为什么会烦躁?因为精力不能集中。为什么精力不能集中?因为他对学习产生了厌倦。为什么会产生厌倦?因为他在教室里已坐得太久?为什么会做这么久?因为我们规定的。我们为什么会这么规定?因为希望学生多学习一点知识。为什么学生反而学不进呢?因为当人的一些正常需求没有满足时,他什么都做不好。他的正常需求是什么?只是出去玩一会儿。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很简单了,放学生出去玩一会儿,再次回来的时候他就更有效率了。
五、最有效的惩罚
我每天都要经过那条巷子,巷子口常有人乱倒垃圾,于是墙上就出现了一行字:请不要乱倒垃圾。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二天那行字改为:此处禁止乱倒垃圾。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三天那行字改为:此处倒垃圾者罚款五元。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四天那行字改为:此处倒垃圾者罚款一百元。垃圾还是倒了一堆,于是第五天那行字改为:此处倒垃圾,全家死光光。第六天,那里没有一点垃圾,以后也没有。———这就是我们的左邻右舍:可以不认道德,可以不睬权威,可以不理法制,最终却被迷信收服。
点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否也碰到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话语对学生最有效?也并不是恶狠狠的话语就一定有效,我曾见过学生当着教师的面摔门而去的场景。苦口婆心的话语呢?这世界上苦口婆心的母亲太多,而真正听话的儿子却又太少。我也曾见过一位教师和蔼耐心地对一名学生作了两个多小时的思想工作,学生最后却睡着。教师要考虑的是,什么样的话语最能打动孩子的心?你有没有过轻轻的一句话让学生泪流满面的经历?有没有一声棒喝惊醒梦中人的成功?最有效的话语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样的一句话有些人毫无感觉,有些人却回味不已。
六、“每桶四元”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名叫阿基勃特。他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元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元”,而他真名倒没有人叫了。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大感惊讶地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这实在是一件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可在偌大的公司里,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愉快地坚持着去做了。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才华、能力在他之上的人,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成功是一种习惯。并不是非得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获得成功。从小事做起,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直到让做好小事成为你良好的习惯,你便具备了成功者的品质。
点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学会的一项课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久了,当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分化时,我们便会看到习惯在其中起到多大的作用。
建议教师在起始年级学生刚刚入校时,应该将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第一学期学生工作的重点。磨刀不误砍柴功,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好习惯便能够成就人,而同样的一个小小的恶习足以让人坠入深渊。
七、打破“信念障碍”
数千年来,人类便一直认为要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是件不可能的事,不过在一九五四年,罗杰·班尼斯特就打破了这个信念障碍。
他之能创造这项佳绩,一来得归功于体能上的苦练,二来是得力于精神上的突破。
在此之前他曾经在脑海中多次模拟以四分钟时间跑完一英里,长久下来便形成极为强烈的信念,因而对神经系统有如下了一道绝对命令,必须全力完成这项使命,果然他做到了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事。
谁也没想到班尼斯特的破纪录,却给其他的运动员带来无比的影响,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人打破四分钟跑完一英里的纪录,可是在随后的一年里竟然有三十七个人进榜,而再后面的一年里更高达三百人之多。
之所以会有这个现象,乃是他的成就提供了其他人一个新的依据,大家所认为的“不可能”实际上是可能的。
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本身或自己的能力产生“自我设限”的信念,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过去曾经失败过,因而对于未来也不敢寄望会有成功的一日,也有可能是没有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目标,对于愿望能否实现心存疑虑。长久下来他们便开始学得务实,而终于平庸。
点评:在学生们都很努力但是却无法取得明显进展的时候,教师可集中力量帮助其中一名学生取得突破。一个人的突破往往会带动一大批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一个班级里,教师往往无法顾及到全体,班级里总有极个别优秀的学生,也会有一些不上进的学生,沉者自沉,浮者自浮,而更广大的是中间一批不沉不浮可沉可浮的学生。
这批学生有向上的愿望,但离那些班级里的顶尖高手有较多距离,无法望其项背。反而若是他们之中有一人取得成功,对其他人的促进作用将会是巨大的,大家必将群起而效仿之。如此,教师的工作便可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果。
八、换个角度看学生
有一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伞的,小儿子是卖布鞋的。天晴了,老太太就要哭了,为什么呢?她担心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了。下雨了,老太太也照样要哭,她又担心小儿子的布鞋卖不出去了。
有一天,一位和尚了解了情况后,他就对老太太说:“老太太你别哭了,天晴了,你要想到你小儿子的布鞋就卖得出去了;下雨了,你又要想到你大儿子的伞就有人买了。”听了和尚的话,老太太就不哭了。从此以后,老太太就笑口常开了。
点评:对呀!对待“差生”,我们老师何不学习那位和尚,对待优等生,我们又何不学习那位老太太呢?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教师何不多去找找“差生”的优点,而少找找“差生”的缺点呢?
同时,也请你别忘了,人无完人,对待优等生,我们也不要只知道一味地表扬,何不找找他们的缺点,使他们变得更完美呢?
【教育智慧|教育智慧 智慧教育】(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络,原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将立即更正和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 遇到一哭二闹三打滚的孩子,怎么办┃山伯教育
- 财商智慧课(六)
- 人间词话的智慧
- 姚老师互动问答会|姚老师互动问答会 # 问题001(如何更有智慧的和身边人分享金刚智慧())
- 【教育故事】|【教育故事】 一个“问题学生”的蜕变
- 教育行走的魅力
- 同理心,让你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 戏剧教育阿提斯师资培训在安徽阜阳举办
- 教育观察NO.109
- 08黑龙江迟淑荣弯柳树网络学院第五期学习赵宗瑞老师主讲的(传统文化与身心健康)教育体系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