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Python 科学计算库 NumPy 学习笔记 - 5 - 遮盖与布尔逻辑

Python|Python 科学计算库 NumPy 学习笔记 - 5 - 遮盖与布尔逻辑
文章图片
电梯直达:
Python 科学计算库 NumPy 学习笔记 - 1
Python 科学计算库 NumPy 学习笔记 - 2
Python 科学计算库 NumPy 学习笔记 - 3
Python 科学计算库 NumPy 学习笔记 - 4
Python 科学计算库 NumPy 学习笔记 - 5
Python 科学计算库 NumPy 学习笔记 - 6
Python 科学计算库 NumPy 学习笔记 - 7
Python 科学计算库 NumPy 学习笔记 - 8
14. 遮盖与布尔逻辑 当我们想通过一些标准对数组中的元素值进行提取、修改、计数或者其他一些操作的时候,就需要使用到遮盖。例如计算所有大于某个特定值的元素个数,或者删除超出阈值的离群值。
14.1 案例:计算下雨的天数
假设有一组数据代表着某个城市一年中每天的降水量,对其进行分析。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rainfall = pd.read_csv('data/daily_rainfall.csv')['PRCP'].values/10 rainfall.shape np.max(rainfall)

46.7

%matplotlib inline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plt.hist(rainfall, 40) plt.title('Daily Rainfall') plt.xlabel('Precipitation (mm)') plt.ylabel('Days') plt.style.use('ggplot')

【Python|Python 科学计算库 NumPy 学习笔记 - 5 - 遮盖与布尔逻辑】这张直方图并没有帮助我们了解一些我们希望得到的数据:例如,一年之中有多少天在下雨?下雨的日子中降水量的平均值是多少?一年之中有多少天降水量超过半英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