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不负——印象



对一个人印象有多深,或许不一定完全取决于与其有多少密切的接触和关系的亲疏。一两件事,一两句话,甚至一个眼神,或仅仅是外貌形象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车间工作这么多年,包括后来当了车间技术负责人,我几乎都没真正接触过厂级领导,可以说连他们的名字都说不全。在我眼里,他们就是仰望不及的站在山巅的人,别说主动接近,就连偶尔路上碰到都要特意绕远一点,免得近距离照面。没勇气,也不想和他们打招呼。不敢说所有厂领导都不认识我,但有部分对我没印象这是确定的。我的意识里他们与我的工作和生活都没什么干系,因此也就完全没有要靠近他们的动力,因此对他们几乎都没什么印象。当然,也不是所有厂领导在我大脑里都完全是空白,尽管真正的交流确实是空白。至少从传说中我知道了当时的一把手石厂长的强势和雷厉风行,而眼前的几个崭新车间(已经建成的我工作的针剂车间以及隔壁的输液车间,和输液车间旁快完工的抗生素原料车间)和职工超过了平均水平的不错收入也佐证了那些传说不是空穴来风。尽管后来因为市场变化,以及抗生素车间一直不能生产出稳定的产品的原因,导致企业开始变得困难起来,从而出现了一些关于石厂长一意孤行,决策失策的说法和活灵活现的对他不敬的故事,但石厂长在我心中一直是很高大地存在着,为数不多的近距离接触,尽管都是在很多人一起参加的会议上并无点对点单独交流,这位军人出身的操普通话的厂长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果断、睿智和有担当并值得尊敬的。
或许是因为石厂长的强大气场盖住了他班子里的其他成员,或许是其他领导本来就很内敛低调,我在车间的几年几乎都对他们没什么印象(尽管其中也有很优秀的人)。就连我们这些技术人员的业务领导,行业内知名的专家,名牌大学出身的总工程师余工,我都没能与他打过交道,不说单独受教,集中一起的交流都不记得有过。
直接的业务领导都没什么印象,石厂长班子里的其他领导就更是一片空白,至今我都没想起当时的书记是谁。
在我到了供销科工作后,或许因为离厂领导的物理距离近了不少,也就较之前对他们有了多一些的印象,其中就包括那时新上任的郑书记,虽然平时几乎没怎么沟通,但通过言行举止,特别在一两件事发生之后,我觉得是有所了解了。透过它们,我看到了人性中最普遍,最本质,也最真实朴素的东西。
【光阴不负——印象】早安,五月二十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