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的保额与未来通胀

因为有很多人对通胀完全不在意,也看到过别人劝人不要在意通胀,所以举个例子:
没弄错的话,是从1994年开始的个人寿险,1995年开始的重疾。不特意追究当年的具体资料,只是泛泛的谈谈保额问题。
假设1994年,一个刚成家生子的25岁人生赢家,恰好是平均收入最高地区的上海人,而且家里有关系,进了国企并拿到了平均水准的工资,设妻子的收入为他的60%。(1994年全国年平均工资4538,其中工资最高的是上海部分,上海国有企业的年平均工资7534)
出于保障家庭的目的,他找到保险公司,准备花家庭年收入的10%买消费型保险(1200元),根据计划,他买了:
10倍个人年收入至70岁的寿险:男方7.5万,女方4.5万,
5倍于夫妻平均收入至70岁的重疾险:夫妻每人3万,
其它:低端健康医疗险、意外险、少量财险和小孩的保险,买的不多,加起来才到总额的三分之一。
按现在的费率,用某康某个费率很低的产品来计算,大约在分期二十年的情况下,寿险=379+135元,重疾险=210+150,低端健康医疗+意外+财险+小孩所有保险=437,合计1311,的确没有超出预算太多,大约11%年收入水准。
那么问题来了,就在去年,这对夫妻满45周岁,孩子满20周岁的时候,保险费交够20年了。这份保险所带来的保障已经是弱到聊胜于无了吧?再过10年到55岁,再过20年到65岁时,这份保障还有多少价值?
通胀就是这么残酷的一件事,即便按照美国长期的平均通胀水平,20年左右也要翻倍的,其它发达国家也基本类似(日本除外)。而同一份保险,在当前能够满足需要,在20年后就不够了,在40年后基本就聊胜于无了。
------------------------------------------
那么我真正的问题就来了:
1、目前的收入固定,在不过度影响生活的前提下,能拿出来的保费也有限度的,
2、假设个人的收入会随着平均工资的增长而增长,不会超出太多
3、只买消费型保险做保障,不做投资(假设自己投资收益更高)
4、假设中国即将步入发达国家,不再出现九十年代那种高通胀,只有15-20翻一番的合理通胀:
是买几份额度偏低的长期保险,然后等十年/二十年过后,收入增加需求增加之后,再叠加几分相应保额的保险好呢?(风险是额度低,遇到不幸很大概率不够家庭度过难关,我有个叔叔就是此例)
还是买额度比较高的中短期保险,然后随着收入增加和需求的增长,购买新的保额更高的中短期保险?(风险是续保问题,重点不是年龄,而是一些慢性病的出现)
【保险的保额与未来通胀】该选哪种,或者怎么混合搭配,才能在 保费、保额、续保 问题上取得比较好的均衡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把问题简化成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如果我现在购买了1份保额为50万的定期重大疾病保险,保险期间为30年。现在这50万保额出事时候还够用,20-30年后以现在通胀率是不是这50万保额就毛用都没有了?
通常来说保险保费定价的时候已经考虑了通胀因素了,也就是你购买的保额是已经考虑通胀影响的。
保险公司已经通过产品定价假设中的预定利率间接考虑了通胀对未来保险期间内保额的影响的。
现在大多数国内寿险公司在产品定价的时候使用的预订利率假设为3.5%,也就是保险公司假设你的保单价值(注意不是保费,但这里理解成保费或保单价值都没关系)在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每年有3.5%。学过一点金融的肯定知道这个3.5%也是一个贴现率,使用贴现率后,未来的数值转换成可以和当下数值比较的现值。
继续解释下去,一些数学举例是不可避免的,大家不要怕,很简单的。
为简化计算和演示,下面假设保险事故只能在每个保单年度的起始初发生(一般假设年中,但写公式比较麻烦,我只能懒一点了),并且忽略所有生存函数。


那么在投保t=0这个时点,不同保单年度50万元保额在投保那一刻的现值是:


保险的保额与未来通胀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也就是保险公司在今天计算你30年后50万元保额向今天的你收取的保费是按照18.4万元的保额现值计算的,不是50万元。很明显,保险公司已经通过预定利率间接考虑过通胀影响了。
你肯定会说,我就是想买那些保额增长的,我希望保险公司设计这种形态的保险,希望到时能追上通胀。打个比方我第一年保额是50万,我30年后希望保额能去到300万元,这样就能没有通胀影响的问题了。
那么30年后300万元保额往今天这个时点按3.5%年预定利率贴现,那它的现值是

第三十个保单年度保额300万的现值是

保险的保额与未来通胀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其实就是比50万保额的现值贵了6倍...)
如果30年之间保额递增幅度平均下来,估计要比都是恒定50万保额的现值高个3倍左右。自然保费也要贵个3倍(我上面已经说了,定价时不考虑生存函数这些影响理解的东西)。
在实务中,这种产品是非常难卖的,一个字,因为贵。虽然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大家嘴上也说希望保额能抵御通胀,但是看到保费,一般是不会买的,实务中就是那么现实。卖不出去的东西保险公司自然也没什么开发的动力。
有人会和我说分红险可以通过分红弥补通胀的,但请注意分红险普遍定价要比纯消费险要贵,贵出来的部分就是为了以后有余地给你分红,也就是你的分红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出自于你一早交的保费的。这个解释起来比较专业,我这里只能先放上结论。
还有人会问,为毛你们的预定利率只有3.5%那么低,我现在随便找个银行理财都可以上个4-5%,随便一个P2P上个10%都很容易。
那么我和你说吧,作为保险期间动辄几十年的保单来说,长期预定利率假设使用3.5%已经非常非常非常高了。保险公司相当于向投保人保证我未来几十年里每年都能为你们做到3.5%的投资收益,这里承受了非常大的投资风险的。
作为对比,目前主要国家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中国大概为3.5%
美国大概为2.3%
英国大概为1.6%
德国大概为0.5%
而且都有进一步继续降低的趋势。
我们保险公司可是严肃的金融机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