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现实题材“开春”,剧集市场的“痛点经济”( 二 )
《人世间》不但网络播放数据出色,根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电视端在收官周收视率均值高达3.351%,打破央一近五年收视纪录;《相逢时节》在东方卫视首周收视均值0.615%,网络端优酷站内热度达9795;《我们的婚姻》《婚姻的两种猜想》相对处于第三梯队 。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中国视听大数据
一是从受众画像的角度分析,平台主流受众的年龄层不断拓展,相对全年龄层的内容在获得更多市场;尤其是85后、90后等互联网初代受众步入30+,他们对于教育、婚姻等社会话题性内容有着更深的感受 。根据百度数据,《人世间》受众中30-39岁的占比39.4% 。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此前曾表示:“网剧从类型结构上,过去偏向年轻人,现在逐渐多元化,国民向的剧更受欢迎 。这几年,青年、中年、老年全来互联网上看内容 。他们想看的作品之一,就是我们常说的台播剧,这个类型未来还会是一种上升的趋势 。”
二是从观看媒介看,大小屏融合趋势下,越来越广泛的家庭场景会选择大屏观看内容,这也与近两年各在线视频平台发力OTT市场的观察一致,形成了当下的观众与若干年前电视受众在观剧需求和偏好上的相似性 。
文章图片
不同之处在于,相比此前相关内容的谈论范围集中在亲友之间,当下的社交媒体对话题性的需求更强,让剧集的现实属性有更强的发酵空间,辐射的相关群体越大,也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
比如目前的婚姻剧,探讨热点从此前的婆媳矛盾偏移到了女性经济独立、男性的家庭观等,矛盾集中在夫妻两性之间,让主流受众更容易产生代入感;人物塑造也相对弱化对立,提供更加多面的讨论空间,突出生活流质感,《我们的婚姻》导演沈严就介绍在创作上对男女主角“各打五十大板” 。
春季档现实题材扎堆,这种现象其实表现出了内容市场更长期的趋势 。当更多现实题材剧进入市场,观众的需求会不断升级,也在为相关内容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
“痛点经济”新风,现实题材内容求变从《都挺好》《隐秘的角落》到目前的几部现实题材剧,虽然间隔时间不长,但现实题材的主流内容导向近两年已经出现了迭代 。
“痛点”是现实题材不变的关键词 。此前两年的“痛点”挖掘相对强调“疼痛感”,往往会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探讨原生家庭、职场、教育等方面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
而当下,这种“痛点”正越来越收束于个人选择和生活日常,主要内容导向也从“疼痛感”普遍化为日常性的情感触达 。比如《幸福二重奏》和《我们的婚姻》探讨的都是夫妻双方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关系的课题,虽然涉及到女性独立、职场公平等现实话题,但主线还是回归到两性相处的经典议题,甚至不乏温暖 。
这种风向进一步影响到了表现形式,《幸福二重奏》和《婚姻的两种猜想》都表现出了很多的喜剧元素,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家庭场景下的合家欢效果,《婚姻的两种猜想》还通过剧中人物的开篇“解说”增加了一定的间离感,试图弱化观众过度沉浸可能形成的“痛感” 。
推荐阅读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京东还差一口气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对接近崩溃的投资者来说,京东还不够优秀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巨头鏖战全屋智能,真智能还是小把戏?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当“网瘾老年”变成一门生意
- {调取该文章的TAG关键词}|一代人的“脱单焦虑”|钛媒体深度
- 投稿|给微博财报卸卸妆
- 投稿|互联网招聘酝酿新故事
- 投稿|君实40亿定增之谜
- 投稿|百度萝卜快跑,跑到哪了?
- 投稿|“镍王”项光达撞上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