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清明扫墓商业化,从节假日到假节日( 三 )
而“花式祭品”的背后是,不少祭品存在着违规生产、粗制滥造的现象,商家没有正规营业执照,也没有统一定价标准,导致“白色经济”花式翻新、层出不穷 。更糟糕的是,在“白色经济”的背后,还潜藏着空气污染、火灾风险等问题,埋下了环境、安全隐患 。
买个别墅,送个女仆,表表孝心 。3层3室2厅,还带花园和车库,让老人在那边住宽敞些 。住别墅得有钱花、有人伺候才行,再烧些金币,买个女仆,加个保镖 。这种清明路上的各种祭品推销,到底是为了什么?
清明应至简而我们今天花费这些钱去购买祭品的意义在哪里?一个意义上而言是我们的一种补偿心理,是一种自我心理安慰 。借助于花钱购买这些祭品,来补偿自己曾经亲人在世未尽的孝 。因此,我们需要对清明要有一种更理性,更文明的认识,清明是怀念逝者,而不是为自己购买心理安慰,也不是故人哭喊的演出一场秀 。
当我们亲人们在活着的时候,我们要给予更多陪伴,而不是在逝去了之前不仅还不能见到我们亲自的缅怀,更可悲的等来了我们花钱雇了一个人来哭喊了一场 。我们真正要花费,要尽孝的是在亲人还活着的时候,尽最大的努力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帮助与支持,让他们能够最大程度的安享晚年 。而不是在逝去之后的非理性“花式祭品” 。
对于活着的人们来讲,清明节更是一种教育,我们每个人都将面临死亡,死亡是我们生命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死亡也是对我们道德良心的最大的启迪 。亲人死亡,是一个人永不能补偿的悲痛,这悲痛的最深之处,不只是在茫茫字宙间无处寻觅逝者的音容,而是自觉到自己对逝者有无穷的咎心 。
这种自觉,正是个人道德自我的真正呈露 。因为这一道德自我的呈现,我们将对于还活着的亲人表现出更深厚的爱,更加认识到自己对于人生应尽的责任 。这也是清明节对于活着的人们的更重要的意义——教育子女与其在老人死后借丧葬活动之机摆阔气、讲排场,不如趁在世时应多孝敬,让其老有所养 。
当然,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 。对中国人来说,祖宗信仰是实实在在的信仰,而不是唯心的迷信 。看得见的,不仅有坟墓,还有家谱上的名字、生平,以及传到自己的血脉世系图;看不见但可以体验到的,还有让后代传诵和敬仰的祖宗中的先贤,以及他们“三不朽”的道德、功业和文章 。
由清明节传统看到的中国人“敬天法祖”的思想,本质上就是一种以“祖宗教育”为核心的独特宗教,“一阴一阳”的大道理,通过清明节而落地生根 。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 。
对于那些无法抽身祭祖的人来说,雇人代扫墓的心情很容易理解,这不仅可以遥寄哀思,而且可以省去不少现实的麻烦 。但我们需要的只是将逝者的墓打扫干净,而不是请人哭喊一场 。但归根结底,祭奠先人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交换,它的意义慎终追远,更源远流长,是寄望于后裔的繁昌,所以行事之时,才需要严肃、隆重、恭敬 。
最后,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人的一生会死亡三次:第一次死亡,是断气的那一刻,是从生物学角度的死亡;第二次死亡是举行葬礼的时候,这一刻,你的身份将会在这个世界上抹除;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亡,这一次将是真正的死亡,从此不会有人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 。
因此,无论用怎样的形式,怎么样寄托我们的哀思,不要忘记我们觉得珍贵的,不要放弃对死去亲人的悲痛,这已经是一种悼念 。这种悼念甚至不需要商业的参与,而是相隔着时间,人和人怀缅彼此有过的羁绊,发生的关系,这种悼念最简单,也最纯粹 。
推荐阅读
- 投稿|“玫瑰少年”被遗忘在《玫瑰少年》
- 投稿|投资30万、囤鞋70双,我被Web3“走赚游戏”套路了?
- 投稿|《云裳羽衣》跑路失败,玩家维权到底有多难?
- 投稿|在“内卷”中重生,光模块迎来新一轮爆发周期?
- 投稿|互联网裁员过冬,大厂还留得下实习生吗?
- 投稿|比亚迪停产燃油车,新能源车销冠的宿命
- 投稿|第三次IPO的喜马拉雅,比乐华还不靠谱?
- 投稿|「蔚小理」蜕变,拼的不止销量
- 投稿|砍单不断,00后四年不换机:手机厂商要怎么过冬?
- 投稿|16岁自闭症少年骗了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