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蒙特梭利儿童之家观察收获

台湾蒙特梭利儿童之家观察收获
文章图片
没有人真正理解我,
我一直指向儿童
而人们一直在谈论我的教具,
教具不是根本,而是儿童本身。
请看看孩子们,观察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
——玛利亚·蒙特梭利


参加过AMI(国际蒙特梭利协会)培训的老师都会知道,“观察”是蒙氏老师日常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英文中对蒙特梭利老师的称呼是guide, 观察是老师充分了解孩子的前提,只有认真观察才能根据孩子的发展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指导。
在第一年的培训结束后,为了让老师们更全面地了解蒙氏的理论,更好地将蒙特梭利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起来,会有约四周的观察实习时间。让老师们在一个成熟的蒙氏环境中去观察,去了解孩子们在一个完备的环境中如何进行每天的工作,去观察主班老师如何引导孩子工作,以及班级一天的生活是如何有序地进行。
早就听说台湾的蒙氏教育做的比较成熟,很多蒙氏培训领域的资深老师也来自台湾,于是在观察表的目的地上我填了台湾。培训中心的老师很快就帮我联系好了学校并确定了时间。于是2018的11月,我便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台湾蒙特梭利儿童之家的观察之行。
观察的学校在台北,是一家有着30年历史的儿童之家。提前在网上做好攻略,把住处也定在儿童之家附近。到达台北的当天就提前来熟悉下路线。儿童之家坐落在一条巷子里,是一座三层独栋别墅,外观很低调,只有一楼门外一个木制匾额写着名字。
台湾蒙特梭利儿童之家观察收获
文章图片
我的观察生活也从第二天正式开始。接待我的老师首先带我参观了一圈,一楼和二楼分别是两个primary3-6的班级,三楼是室内活动室,老师介绍说每个班约有25个孩子。整体看上去,班级里的硬件设施比较有年代感,感觉每个教具都承载了一段故事。想着接下来的两周能在这样一个成熟的蒙氏环境中观察,心中不免小激动。
园长交流
园长是一位有着快三十年教学经验的老师,交谈中得知她90年代初专程去了意大利AMI培训中心培训,培训师是蒙特梭利博士的女秘书。她在意大利接受了快一年的培训回来后开办了自己的儿童之家。一晃就做了三十多年。如今她的学生里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也是在这里毕业的。虽然班级里有一个主班,两个助教,但园长每天上午的时间都会亲自带班,示范工作,中午和孩子们一起用餐交流。下午的时间她主要与家长沟通,从周一到周五,每一天都约一位家长,下午坐在一起就孩子的情况进行2小时左右的谈话。在我观察的两周时间里,这位园长每一天都是能量满满,活力十足。她告诉我说她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在台湾,很多一线老师做到一定程度会去开分校,或去做培训师,但她仍然选择留在一线。她说只有在一线才能随时观察孩子,才会了解孩子,给孩子提供最适合的工作。可能是因为相同星座的原因,虽然有着三十年的年龄差,但我们俩聊天特别投机,颇有忘年交的感觉。为了让我在两周时间里能充分地观察孩子们,她还为我另外联系了两家儿童之家参观,另外还在其中一天专门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载我去到新竹市的一家儿童之家见跟我同一所培训中心学习的学姐,很幸运能在台湾遇到这位资深又低调的前辈,也很敬佩她三十年如一日的一线教学和对孩子不变地热爱。


观察收获
观察的两个星期时间里,我将培训师说的话记在脑海:做一个客观而冷静的观察者,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主观色彩,下面我将从专注力,秩序感和纪律性,优雅和礼仪等方面记录下我的观察收获。
台湾蒙特梭利儿童之家观察收获
文章图片


专注力
按照培训师介绍的观察方法,我选择一个单独的个体,观察他整个工作期间的状态并做下记录,现在回忆起来,仍对几个小朋友印象深刻。
有一名5岁多的小女生,上午的工作一般集中在语言区和数学区。台湾的拼音系统跟大陆的不一样,学的是注音符号,看起来有点像日语里的假名。这位小女孩已经熟悉每个符号的发音和写法。她有时会主动找到老师请老师说一句话,然后在小黑板上把这句话用注音符号写出来,有时会把注音符号和世界地图工作结合起来,先指认一个大洲的所有国家名字,然后逐一把每个国家的名字用注音符号写下来。小女孩在工作的时候特别专注,丝毫不被周围的人和事打扰,有时哪个国家的名字突然想不出,会看到她愁眉紧锁,口中喃喃自语仔细回想,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一天上午看到这个小女孩和另一个年纪相仿的小男孩一起做千珠链的工作。当时我还没有学数学区,看到他们把垫子铺好后把特别长一串金色的珠子摆在教室。千珠链一直从教室一头摆到了另一头。把准备工作做好后,两个人便开始从一数起来,一个人负责数数一个人负责摆标签,数一会再互换任务,两个人数得比较流利,可以看出不是第一次做这份工作,但全程仍然做得很认真,最后在上午工作时间结束前数到了一千,完成这份工作。整个工作全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台湾蒙特梭利儿童之家观察收获
文章图片
在培训时老师曾多次强调专注力的重要性,专注力是一切其他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提到专注力需要精心地维护,否则很容易消逝。两位小朋友的专注投入让我很惊讶,而要达到如此高度地专注,背后一定离不开老师平时大量时间上和精力上的精心维护。
还有一名让我印象深刻的小女孩,三岁左右,她的上午时间一般做日常生活区的工作比较多。教室里日常区的工作很丰富,除了蒙特梭利环境日常的教具也有一些老师们自己制作的教具,比如打泡泡工作,一个盆,一点洗发精,加一点水,再用类似打蛋器一样的工具不停地搅拌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泡泡,很多小年龄段的孩子都爱不释手。还有砸桂圆的工作,把桂圆放进一个捣蒜器模样的小木桶里,再用木杵把桂圆壳捣碎吃桂圆肉。这个小女孩不仅自己喜欢做砸桂圆的工作,每当她看到别的小朋友做砸桂圆的工作时,就会主动搬椅子坐到旁边,耐心等待别人砸完分享给她一起吃。每次看到她静静地坐在旁边,无比期待的样子都让人忍俊不禁。
班级里还有一名比较特别的孩子,老师说他被确诊为孤独症,他没办法和其他人正常交流或安静工作,有时坐在那里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但其他的小朋友没有因为这样就不耐烦或排斥他。除了有专门的老师带着他,特教机构的老师每周会有一天上午专门来观察这名孩子并给老师做专业的指导。我想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应该会更明白人人平等的意义吧。
观察过程中,教室里有一些有趣的工作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常区有一组跟毛线相关的工作,经常看到小朋友们用毛线和两根筷子编织出七彩的挂饰,或者用毛线在有经纬线的简易织布机上织毛毯,更神奇的是只要一个卷纸筒和几个长尾夹小朋友就能在上面织一条长长的围巾。小朋友们在做这几份工作时都无比认真,有时一条围巾,一块布能连续织几天,这样的工作完成后不仅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效的。这些有趣的工作也给我在以后工作设计上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秩序和规则
工作期间,班级的良好秩序和规则感也让我印象深刻,不论是小组工作还是独立工作,小朋友们都能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没有看到故意打扰别人工作,扰乱秩序的小朋友,小朋友们间的交流也不会音量过大打扰到别人。整个教室的氛围是专注而有序,偶有小朋友走神或者没有正确操作工作,主班老师就会及时出现给予指导。
除了工作,在生活上也是如此。班级有固定的小值日生,大约有6、7名,他们负责很多日常的事物,小值日生由班级里年纪较大的小朋友担任。每天中午用餐前,小值日生会把桌椅摆放好,擦干净,然后戴上手套去厨房给小朋友们端午餐,幼儿园里不提供午餐,小朋友们的餐食自己从家里带。摆好后等待小朋友们入座用餐。
用餐时间也是仪式感满满,小朋友们入座后,先齐声感谢爸爸妈妈和小值日生为大家准备午餐,然后开始用餐。老师鼓励大家吃完,但实在吃不完不强迫,没有吃完的饭装到饭盒里带回家,好让父母知道中午吃了多少以便调整晚上的饭量。吃完饭后每个小朋友将自己的桌面收拾干净,椅子擦好放起来,排队洗漱然后到阅读区读书。每个孩子都很熟悉每一步流程并且大家秩序井然。
小值日生的工作贯穿班级的一天,下午大家午睡起床前小值日生便开始忙活起来,帮助老师把桌椅摆好,点心一份份地摆到桌上,然后到楼上叫小朋友们起床。并且领着年纪较小的小朋友一起下楼。
晚上放学前小朋友们一边在阅读角读书一边等爸爸妈妈来接,小值日生们则开始清理工作,他们分工合作,有的擦教具,有的削铅笔,有的整理图书,还有的将教具摆放整齐等。
值日生明确的分工,秩序井然的工作让我很惊讶,也非常好奇他们是如何做到拥有这样的高度责任心。后来与老师的交流中得知这些小值日生从三岁就在这个环境里生活,他们看着哥哥姐姐照顾班级的环境,在接受哥哥姐姐的帮助中成长,对这一切耳濡目染,现在他们成为哥哥姐姐,就顺其自然地接过来照顾环境和其他小朋友的工作,身教大于言传,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成熟的混龄社会里的良性循环。
优雅与礼仪
幼儿园每天早上8点开始工作时间,小朋友们到达学校后都会首先跟园长及每一位老师说一声早上好然后再去放书包。有一次一个小朋友走到一位老师道早安时老师正在和另一位小朋友说着什么,这位小朋友就安静地在旁边等着,一直等老师说完然后礼貌地跟老师说早上好然后才去做自己的事情。我观察的位置旁边放着工作用的垫子,小朋友过来取垫子时会跟我说借过一下或者请让一下。还有一次我正在观察,一个做泡茶工作的小朋友端着泡好的茶送到我手上跟我说:“请用茶。”让作为客人的我倍感温暖。
幼儿园的工作的时间主要是在上午,下午会有不同的主题课。主题课不是混龄,而是将孩子们按照年龄分成大中小班,不同的年龄上不同的主题课。大班从周一到周五分别是戏剧、科学、音乐和分享课等,每周有一天下午会全体外出,到附近的公园去游玩野餐。主题课都是专业的老师来给小朋友们上课,每一堂课都很引人入胜,常常我自己也听得入迷,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音乐课的老师,她特别地有感染力,和小朋友们做丰富有趣的互动,唱着有韵律又朗朗上口的英文歌,弹琴的时候神采飞扬,仿佛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上她的课时间过得飞快。后来才知道她是台北妙事多音乐馆的老师,也是一位经常来大陆培训的妙事多音乐培训师。
两周的时间过得很快,我的观察实习在意犹未尽中结束。那次观察让我看到了在一个成熟的蒙氏环境是什么样子,看到了一个成熟的混龄社会中孩子们是如何良性地互动,而这样高度的正常化离不开老师的精心的维护和时间耐心的浇灌。
临别前,主班老师给我展示了一直让我好奇的毛线工作,我用纸筒和长尾夹织成了人生第一条长围巾。
台湾蒙特梭利儿童之家观察收获
文章图片
台湾蒙特梭利儿童之家观察收获
文章图片
园长还送给我一套珍贵的书籍,那就是已故著名的许兴仁校长在台南光华女子高中翻译的一套蒙特梭利的书籍。
台湾蒙特梭利儿童之家观察收获
文章图片
至今仍然能清楚地回忆起很多观察时的点滴,对于初入蒙氏领域的我来说,那次的观察以及与园长老师的交流仿佛是远方的灯塔,照亮了我脚下的路。
【台湾蒙特梭利儿童之家观察收获】

台湾蒙特梭利儿童之家观察收获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