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乌托邦》|《数字乌托邦》|我们正沦为数字时代的奴隶()

我们通常认为世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美好,更理解我们的购物网站、资讯网站,更方便的在线办公、在线课堂,更清楚地知道我们在找什么的搜索引擎,总之,各种产品、服务都更加以人为本,打造让人感到舒适的人性化体验,人们相信未来数字化的世界是美好的。
【《数字乌托邦》|《数字乌托邦》|我们正沦为数字时代的奴隶()】但是,有没有想过,让我们感到舒适的事物就是好的吗?打开资讯类网站或app,展示的信息大都是你所感兴趣的,那些不感兴趣但应该了解的信息去哪了?上百度、谷歌等搜索网站搜索的时候,搜索结果真的是客观、公正的展示给我们,还是把经过“优化”后的结果展示给我们?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数字化的世界真的更美好吗?
有一位叫尼古拉斯·卡尔的人认为,互联网确实改变了许多事物的形态,却没有改变人类,所谓美好的数字化世界,不过是空想的世界,即乌托邦而已。尼古拉斯·卡尔是美国知名作家、思想家,毕业于哈佛大学,曾担任《哈佛商业评论》执行主编,他堪称互联网、新科技时代最清醒的思想家,他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几乎都会引起广泛关注。
《数字乌托邦》收录了尼古拉斯·卡尔已撰写的1608篇博文中精挑细选的79篇,最早写于2005年,最晚写于2015年。这些文章单独成篇,但将它们放在一起则构成了作者过去10年关于科技的整个思考过程。本书主要是想提醒我们:在技术带来的一切美好繁荣景象背后,当我们兴致勃勃地拥抱互联网,享受智能设备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忽略了一个极其危险的事实——我们正渐渐地沦为技术工具的奴隶。
近两年,有一个词很热门,“内容为王”。各大内容平台都在积极鼓励大家创造内容,从微信/公众号,到今日头条、抖音、知乎、百家号等等。在《数字乌托邦》的作者看来,这不过是招揽数字时代的佃农,每一位用户获得一块虚拟的土地,鼓励用户耕作,也就是发照片/视频、写文字,然后平台利用这些内容,吸引更多人参与,获得广告等收入。
作者提醒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这些平台赋予了数字佃农们生产工具,却保留了内容所有权。也就是说,大部分人以为他们只是跟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兴趣和观点,但事实上,是数字佃农,是免费劳动力,为这些企业工作,创造价值。仅有极少数人,依靠着内容,收获了粉丝,赚到钱,但是这个钱也不是平台出的。但平台鼓励这个行为,这难道不正是吸引人们去当佃农的原因之一吗?而且除了内容社交平台,我们正被整个数字时代,逐渐引导并变得更加适合做数字时代的奴隶。
首先我们正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随着网速的提升,人们对网页打开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从kb时代能等上十几秒甚至几十秒,到今天光纤时代,一秒内网页没打开就没耐心地关掉。资讯类、购物类网站/app,都改成瀑布流形式,方便人不断的下滑,就为了去掉翻页的麻烦。
另外我们的沟通越来越像机器,从邮箱到微信,人们不断的追求更快的沟通效率,甚至还形成一种文化,别问在不在,有事直接说,那些礼节性的用语,反而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浪费对方时间。在效率至上者的眼中,这是进步,但作者认为,我们正在丧失身为人类的柔情,在未来,人与人之间,像机器一样的对话真的好吗?那些能描述爱情、亲情、友情等等人类情感的诗歌,在未来是不是很难被人理解?
我们是不是变得更容易受摆布?网络正逐渐变成一种万能的媒介和信息通道。能够即时访问海量信息,对我们而言有着巨大诱惑,遇到问题或者需求某个产品或服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上网搜一搜。但互联网公司是逐利的,搜索的结果都是经过“优化”后的结果,以某度为例,魏则西事件足以提醒我们。并且各大网站、APP,充斥无处不在的软文、广告,潜移默化的向我们描绘美好生活的样子,刺激我们的消费,类似“求婚要有钻石”的营销故事正不断的上演。
我们行为还受自我意志的控制吗?在智能硬件方面,很多大型公司,不断的向我们展示美好的、智能的生活。比如在户外跑步健身时,我们的注意力有多少是放在沿途的风景、行人、以及健身本身的乐趣?又有多少注意力是时刻查看在健身类app或者运动手环所显示的步数/公里数,再走多少步就会得到一个勋章?在陌生的城市自驾导航时,司机又有多少注意力是感受陌生的、新奇的城市,去随机性的探索,而不是仅仅盯着导航,想着怎么到目的地,结束这一可预见的、乏味的旅程。
最关键的是,我们使用各种互联网类的产品或者服务,都会留下我们的数据。我们都明白,要享受称心如意的服务,就要向商家透露个人信息。但数字时代之前,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哪些隐私信息透露给哪些商家,而如今,我们压根就不知道大数据库里有我们哪些信息,更别提经过我们同意了。
比如搜索过肥胖信息的人,之后上其他网站,广告会给他推送一堆与减肥相关的产品。除了推送个性化的广告,商家连价格都个性化了,知乎上有一个话题,如何看待某东杀熟,不同的人不同的手机,同一个产品的价格却显示不一样。再深入思考一下,我们每天从网络接触的所有信息,是不是都是个性化的呢?我们每一个想法是基于我们深度掌握的知识或经验而做出来的,还是道听途说、轻信他人而做出来的?
正如时钟发明之后,决定何时吃饭、工作、睡觉时,我们不再听从自己的感觉,而是开始听从时钟,作者认为互联网也正起着同样的作用,使人类成为了数字时代的奴隶。按照共享经济是共享闲置资源的逻辑,而我们最大的闲置资源,就是我们的大脑,或许未来真的有那么一天,如《黑客帝国》一样,每一个人的头上都插着数据线,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醉生梦死。
《数字乌托邦》作者告诉我们,当我们进入由各种屏幕组成的、相互连接并充斥数据交换的世界时,我们献祭了一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和真实的东西。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的儿子进入车中时,我不需要车子自动播放适合我儿子听的音乐,因为为人父母的快乐就是与孩子做那些意义不大的事上,比如在车里讨论听哪首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