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之蝼蛄情缘
文章图片
网络图片 文|宋小默
落日的余晖正灿烂,如同给天幕披上了一片绸。地面上到处昏黄昏黄的,感觉又软又暖。
屋顶腾起的缕缕炊烟,萦萦绕绕,滑向天际。
记忆中,家里的水泥院子干干净净,周围几个石台子也干干净净。阳光的余温久久未散,台子温热而舒适。我托着下巴平趴在上面,观察台子底下的三只蚂蚁。它们正着急回家,齐心协力挪动着一小块儿瓜子仁。爷爷从大门进来,托着一个向日葵花盘。他把的帽子摘下放在窗台上,然后扶着膝盖坐到我身边,靠着墙,两条腿舒展着,惬意满满。
好多个傍晚都是这样,向日葵盘子就放在旁边。生的葵花籽颗粒饱满,又嫩又鲜,是庄稼人最常见的零嘴。晒干,或者炒熟的,自然是放到第二年也没问题。
“吱——”
正当我们陶醉在这静谧时光里时,外边传来聒噪声,绵延悠长。
爷爷说那是蝼蛄。
安静祥和的傍晚,这声音实在是洪亮不已,而且一开始鸣叫,就根本停不下来似的。
我的心里又兴奋了起来,就找了把小铲子,循着声音翻地去了。
“吱——”
“吱——”
“吱——”
【童年之蝼蛄情缘】东一声,西一声,它们叫得可热闹了,简直就是一场交响乐!乐会的成员还真不少,一个个粉墨登场,一个个极尽表演之能事。
门口这块地种植麦子,于几天前已经收割完毕,现在光塌塌的,地皮裸露在外,正适合找蝼蛄不过。真合我心意。
侧着耳朵,专心致志地分辨其中一只,等确定了方向、位置,就蹑手蹑脚地往跟前移动。很近了……终于好像就在脚旁了……呵,它却又不叫了!约莫着挖上一铲子,轻轻将土散开,结果什么都没有。于是,又去听辨下一只……
直到夜幕完全降临,我再也看不清脚下的土地,直到我妈喊着吃饭。每每此时,心里难免叹息:只闻其声,竟从未见过其真容。神秘啊神秘!
这场盛大的音乐会,激荡九霄,久久难绝于耳,在我的小世界里,此起彼伏、抑抑扬扬。每每此时,我的小世界便开始向四周延伸、延伸、无限延伸……将外面的那个世界驱逐、驱逐、无限驱逐……直到星光满天,夜幕沉沉,它们才会悠悠的噤了声。我大梦初醒。河对岸的山腰上,有灯光,星星点点,明明灭灭。偶尔,传来一两声狗吠,最后都悄悄归于沉寂。月华如水,流波;星光黯淡,溢彩。于是,大地也睡了,万籁俱寂。
我有幸见到蝼蛄,是在学校的一次校外活动课上——给附近农户帮忙开垦一块荒地。
那天清晨,迎着初阳和露水,五个班级,全体出动了。四年级、五年级的学生挥着铁掀挖地,一、二、三年级的学生跟着去玩。用校长的话说,就是去给哥哥姐姐们加油鼓劲儿的!于是,他们一松土,就挖出来好多家伙,随着耳边不断的“吱吱”声,我立马断定这是蝼蛄。
这鸣叫声,孩子们自然非常熟悉,但见过其模样的却不多,于是大家就都兴奋了!我们伸着指手逗它,一下,又一下,几次试探,发现它并不咬人,就直接抓到了手心里。
仔细地看——三四厘米长,全身一层短毛,又密又软,暗褐色。头有点尖,一对半透明的翅膀,六只脚里前两只脚粗大得多,像钉耙。逃命爬行的样子略显笨拙,略显稚气,略显可爱——毕竟也没见它对我们有敌。
但我们几个小学生却没有好意,每人捉着一只,各种玩儿。将它放在路边浅浅的积水里,发现它竟然会游泳,着急忙慌地,三两下就划拉着“上岸了”——真是想不到啊想不到,土里钻的小虫却是凫水能手!看它刨土挖洞,更是趣味非凡。先将两只钉耙前足插进土壤,松一松土,再将尖尖的脑袋挤进去,接着后面四只脚齐齐用力推动着身体往里钻,生生将那些土挤压到周围,然后再松土,再挤,再压,再钻,一遍又一遍重复,洞就越来越深。功夫不负有心人,它终于能逃之夭夭了……哈,又被我们一下子拎出土来了,不幸啊不幸!
活动课结束了,得回学校上课,自然是不能带着这些小家伙,所以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放生,这次,是真的放它们回家。
那次校外实践课不是小学生涯里唯一的一次,但绝对是最新鲜刺激的一次。
文章图片
网络图片
推荐阅读
- PMSJ寻平面设计师之现代(Hyundai)
- 太平之莲
- 闲杂“细雨”
- 七年之痒之后
- 深入理解Go之generate
- 由浅入深理解AOP
- 期刊|期刊 | 国内核心期刊之(北大核心)
- 生活随笔|好天气下的意外之喜
- 感恩之旅第75天
- python学习之|python学习之 实现QQ自动发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