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的心法(by万维钢)

正念自控法 人到底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
谈起感性和理性,一般都会认为两者是同等且对立的。不是感性压过理性,就是理性压过感性。
《为什么佛学是真》 罗伯特·赖特,在书中提出,人并没有单一的自我,大脑至少又7个感性模块轮流控制我们的决定。
例如:
关于人消费的试验,买-还是不买?,“伏隔核”提供愉悦感,它越活跃,消费者越可能买这个商品;“岛叶”,作用与“伏隔核”正好相反,当人预期会感到痛苦或不愉快时,岛叶就会变得活跃。岛叶越活跃,人就越不会买这个商品。
人们购买商品的决策过程其实是两种感情的较量--强烈的感情主导决策。这符合大脑的“模块说”,那个感情模块的声音更大谁就做主。那理性起到什么作用呢?赖特说,理性的作用是给感情提供信息和辅助。也就是说,每个感情模块都在使用理性来帮自己说话,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的武器。
每个模块的工作方式都基于感情,各个模块都可以调用理性。我们的意识一维自己在做理性分析,其实意识只不过是在倾听各个模型用理性来为自己找理由而已。我们所有的决策都是从感情开始的,以感情结束。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的工具,感情才是真正的决策者。
那么对于自控来说,关键就不是调动理性,而是调配感情。
快乐的感觉,正是自然选择最喜欢的激励手段,而这正是一个正反馈循环。“在争论中取胜-->获得快乐奖励-->自身力量更强-->下次争论更容易取胜”。最好的自控方法就是打断正反馈,不让相关模块获得即时奖励和满足感。
布鲁尔的方法分四步,缩写为RAIN:
(1)识别感情( Recognize the feeling)。当你想抽烟时,你要意识到,想吸烟是一个感情。
(2)接受这个感情( Accept the feeling)不要把这个感情推开,要承认自己想吸烟,而且承认这是一个合理的感情。
(3)观摩研究这个感情( nvestigate the feeling)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以下问题:这个感情的力量有多强?是你身体的哪个部分有吸烟的需求?这个感情有“颜色”吗?是什么“”材质”的?当你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时,就会发现这个感情不再是你的一部分了。你越分析它,它就离你越远。
(4)分离( Non-attachment)这样,你和这个感情就分开了,这时候你已经不想吸烟了。
我们练习冥想锻炼的也是这种自控能力,任凭各种情感在眼前浮过,但是却不参与和沉浸其中。当我们的思想被某种情感牵扯住的时候,及时察觉并从中抽离出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的身体和感情,这种自控能力是需要有意识地锻炼的。
正念冥想,是一种有效的自控方法——要点也在于接受和分析感情,而不是对抗感情。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其实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与自控力有关。比如说将阅读的时间花在了看肥皂剧上;应当专心开车时,却拿出了手机刷微信;学习与不学习之间的争论等等。你都可以在两种矛盾的选择中倾听到不同感情发出的声音。
有时候我们貌似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其实只不过是做了自己感情的奴隶,如此一来就与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追求相去甚远了。
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还能按照自己真正的心意生活,去干自己真正想干的事情,并享受自己真正想干的事情带给自己的快乐,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正念控制法,这才是真正自由的生活。
怎样调控快乐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快乐总是短暂的,这是自然选择的设定。只有让你得不到长久的快乐,你才永远有动力去寻找快乐,你才能一直为了生存和传播基因而努力奋斗。面对这个设定,佛学的办法是别太把快乐当回事儿:短暂的快乐那都是幻觉,我们活着是为了体验真实的世界。
生物学机制
西北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英迪拉·拉曼 (Indira M. Raman)《不快乐是口感清洁剂》(Unhappiness Is a Palate-Cleanser:Why it’s impossible to always be happy),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说明了为什么快乐总是短暂的。
对神经科学家来说,大脑要做的就是三件事:接收信息、分析信息、采取行动。这三个步骤都是由神经元控制。拉曼这篇研究综述最出乎我意料的地方就是,限制快乐的,居然是发生在接收信息这一步
所谓接收信息,就是要把外界的诸如声音、光、电、触觉这些物理信号变成大脑能理解的电讯号。这件事是由所谓“转导蛋白质”干的。转导蛋白质在接收到外界的物理信号之后,会形成一个“离子通道”,带电离子的运动形成电讯号,然后大脑神经元就接收这个电讯号。
关键就在于,离子通道对外界刺激的响应,并不是由外界刺激的强度所决定的 —— 而是由外界刺激强度的*改变*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哪怕这个刺激比较大,只要它一直存在,离子通道也会慢慢关闭。只有当刺激发生改变,比如突然间加强,或者从无到有,离子通道才会产生响应。
脑神经学家把这个过程叫做“适应(adaptation)”。从很明亮的室外走到房间里,你会觉得房间特别暗,但是呆一会儿之后你就什么都能看清了 —— 你的眼睛,适应了。罗素有句名言叫“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 拉曼说这句话需要改变了。参差多态不仅仅是幸福的本源,参差多态是我们能感知到这个东西的前提!
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话就是:快乐 = grad(刺激)
制造快乐的两种方法

1. 追求多样性。新奇的、不一样的刺激会让我们快乐。
2. 追求间隔性。间隔一段时间,哪怕是以前经历过的刺激,我们还是会感到快乐。
还是由公式 快乐 = grad(刺激)来解释:
三维的梯度的展开如下:


高手的心法(by万维钢)
文章图片
第一种方法,追求多样性,就是通过增加事务的维度,grad[f(x1,x2,x3,...,xn)]。
第二种方法则是,追求某个维度的变化大小了。
调控快乐
快乐是短暂的,经济学家管这叫“边际效应递减”,心理学家也叫“适应(habituation)”,跟脑神经学家说的“adaptation”其实是一个意思。解决方法就是要么追求多样化,要么追求间隔。
《撞上幸福》(Stumbling on Happiness),丹尼尔·吉尔伯特 (Daniel Gilbert),吉尔伯特说,这两招你不要同时使用。不能间隔,你才需要考虑多样性。如果有时间间隔,就不需要再搞多样性了。
本书提供的策略:
多样性---游戏、商家等惯用的手段,让你在多种不一样的东西中得到刺激,感到快乐。但这些设计者们负担不起第二个方法,也就是间隔。所以在这个时代,间隔出来的快乐,更稀缺,所以更宝贵。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更多地使用间隔的方法对快乐进行调控。比如说,再好吃的东西,也别一次吃太多;再好玩的游戏,也别无限制地玩。适可而止是为了长期的享受。而且这涉及到生活的主动权。被多样性吸引是“被”吸引。间隔,总是你主动。
而第一种方法也有高级的用法。这就是要追求比较“深”的东西。搞学问,学科的道理越深越好,你每进一步都有新的刺激。做事业,目标越远大越好,你才能一直有新的挑战。这就是为什么对有使命感的人来说工作才是最大的快乐。
所以我们的快乐调控策略就是,浅的东西用间隔,而深的东西自带多样性。
一个基于信息论的人生观


高手的心法(by万维钢)
文章图片
信息论提出者 1.信息与冗余
由两条“消息”引出话题 ——
怎想再很,末第铎制释能锁其那策铜怎亚,狄幺濑互梯是日方通的。
对这些村民来说,星期天是休息的日子,至少不需要到田地里干活。
第二条消息其实只不过是看起来更有“意义”而已 —— 信息量更大的是第一条。
第二条消息中有很多“多余”的字。即便把其中有些字给去掉,留下空白,你也能猜到它们是什么字。比如说 ——
“星期__是__休__的日__”。你一看就能猜到这句话是“星期天是休息的日子”。这就是说,第二条消息,是“可压缩”的。
也就是说,一段消息的信息量并不仅仅由这条消息的长短决定。类似的,人生也一样,活了同样岁数的两个人,他们人生经历的丰富程度可能不相同。
如果信息量不由其长短决定,那我们改如何衡量它呢?现代信息论的祖师爷,香农有一个洞见:一个东西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它克服了多少不确定性。用公式量化为 I = -log2(p)。
例如,投掷硬币的结果为:0011100101(0--反面朝上,1--正面朝上)。如果正反面出现的概率都为1/2,那这一串消息不管多长,信息熵都是1/2×1+1/2×1=1(比特)。越看上去杂乱无章的消息,信息熵就越高,信息量就越大。对于生活而言,可供选择的范围越广,选择的信息量就越大。香农的同事瓦伦·韦弗(Warren Weaver):“从信息角度来看,最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能说什么”
信息,在于你从多大的不确定性中做出了选择;信息,在于你制造了多少意外;信息,在于你有多大自由度。所以信息论的价值观是要求选择权、多样性、不确定性和自由度。
怎样把信息量最大化==》压缩,是高效传播信息的办法。==》香农的第二个洞见:增加冗余度是克服噪声的方法。
可预测和不可预测
信息的本质是克服了多少不确定性,也就是不可预测。而冗余度的本质恰恰是提高可预测性。
信息输出:既要有创造性,又要可预测。反过来,接收信息的快慢取决于这段信息对我们来说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预测的(“速读”是不合理的)。
所以,一个人读书的快慢,取决于这个人读过多少书,对一个领域的了解有多深。小说看多了再看小说都是俗套。
我们平时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就是要减少世界给自己的不确定性。新手看什么都新鲜,老司机看什么都是俗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一大堆可预测的事情之中敏感的抓住不寻常之处,这才是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做事,则要给世界增加一点不确定性。
信息就是意外。从“信息论”这个维度出发,有两种事情特别值得我们去做:
1)出乎别人意料的事情
2)给自己增加选项的事情。
做事出乎意料,你做的事情才值得被记住。有更多的选项,你才能做出乎意料的事,选项=自由度。
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一种风格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里说,从来没有任何一位先贤说应该寓教于乐。教育哲学家从来都认为获得知识是意见困难的事情,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对年轻人绝非易事,这是异常艰苦卓绝的斗争。

关键词是“斗争”,学习是一场斗争。这个知识你不懂,这个技能你不会,这个现实你改变不了,那你怎么办?你得斗争啊!你认为看个电视纪录片、看个科幻电影、看几段励志视频掉几滴眼泪就算斗争了吗?
寓教于乐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你喜欢愉快的学习过程,但你更喜欢获得真知。管用的方法不好玩,只有付出了努力和汗水,有过挣扎和斗争,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心理学家几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真正有效的办法对每个人都有效,不管你喜不喜欢,那就是刻意练习
一,要在学习时间上安排一定的间隔,不要突击学习。
这个间隔学习法的原理是人脑的“记忆曲线”。隔一段实践回想前面学过的,然后再学新的,这个方法最有利于记忆。
二,在不同的场景下、用不同的方式学同一个内容。
比如同一个知识点,在课堂上看老师演示一遍,这是视觉;回家自己精读课本,这是读写;下一堂课再动手操作一遍。这样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同一个内容,效果很好。
三,经常参加测验,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相关的知识。
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练习中的“反馈”。
四,把新学到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建立连接。
新旧知识连在一起,熟悉+意外,它才算是真正长在了你的大脑之中。
达芬奇的诅咒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达芬奇是一个全才,他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建筑师,他擅长人体解剖,在科学上有很多成就,还搞了很多技术上的发明创造。


高手的心法(by万维钢)
文章图片
蒙娜丽莎的微笑--达芬奇 现代生活社生活中,也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非常聪明,精神生活无比丰富,特别喜欢学习,有很多爱好,对各种事情都挺了解的,在各个学科都有所涉猎。
所谓“达芬奇诅咒”,意思则是,一个人也像达芬奇那样对什么都感兴趣,也像是个全才,结果却是一事无成。
为什么很难达到达芬奇那种成就呢?达芬奇是16世纪的人,那个年代的知识其实没有多少,一个聪明人花上一两年就可能搞定一个学科的知识,而现代社会,如果想在某一个学科的某一个细分领域达到专家水平都需要很多年的训练,这是处在知识爆炸时代的现代人的困局,想在现代社会成为专家,你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在一个领域刻意练习。
聪明人啊!
什么都想学,什么也都会一点,并不代表真本事啊,敢于舍弃,敢于选择,敢于不学什么东西才是真厉害,你要花80%的功夫磨炼一个学科那最后20%的技艺,而不是只想体验肤浅的新鲜快乐,只花20%的功夫,获得看起来像是80%的技艺,忌浅尝辄止。
你在潮流的位置 信息过载与如何接收+整理信息
信息过载:
向一个决策系统同时输入太多信息,它就会无所适从,即信息过载。对于知识类的信息,所谓的信息过载只是人在认知初级阶段的表里症状而已。
如何接收+整理信息==》如何达到“我看的太多了”这种境界==》这条路共有四个阶段
step 1, 信息过载
研究生刚入门,论文看不懂,学术会议听不懂,与会者几乎都不认识,他感到了信息过载,心中充满恐慌。
这个时候怎么办才好,赶紧抄起各大权威期刊,大量阅读论文,完善知识图谱? 不!!!
这个时候要选择一个课题深入下去,做一个真正的研究,必须精度几篇论文,甚至复现其中的研究结果。看看下一步自己能往下做些什么?
他要做的是单点突破。这个点越大,他接触的其他相关研究就越多。一篇论文引导他看另一篇与之相关的论文,渐渐地就开始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
我们读书也是同理,开始读书的正确方法也是找本喜欢的先读再说,看电影也是同理。
step 2, 发现联系
研究生做课题略有心得,相关的论文也看了不少,下次出去开会时,终于听到几个能听懂的报告。他注意到有几个与会者的论文他刚刚读过,还上去跟他们聊了几句。他感到自己已经不是一个局外人了。
刚高科研时,是把看过的论文按题目分类,跟某个课题相关的放在一起,后来发现了另一条线索,那就是人。同一个研究者做过好几个不同的课题,如果你对他这个课题感兴趣,就很有可能对他的另一个课题也感兴趣。
这样你就慢慢意识到课题和课题之间、人和人之间都有联系。整个领域,其实是由一张人和想法组成的网!外行人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东西,内行看到的是联系。
如果你喜欢一个导演的作品,会把他的所有作品都找来看,你喜欢一个作者,会去读他以前的书,顺藤摸瓜。
step 3,把握潮流
看多了,你就会发现值得关注的人和课题其实只有那么多。科研到了这一步,你会追踪几个关键的课题的进展,你会时刻注意领域内关键人物的动向。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门派一样,你知道这个江湖上都有谁,谁是谁的弟子,谁更谁是仇家----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在做什么。
你不但看过已经发表的论文,还知道那些还没有发表,但是他们正在做的研究。你知道现在圈内关心什么问题,什么样的课题能申请到科研经费,什么样的课题能发表到顶级期刊上去,你知道风口在哪里。
要说读书的话,你发现每年虽然都有很多新书,但真正值得读的也不是很多。你从以前被动吸收信息,已经变成主动寻找信息。
step 4,等待惊喜
行业老手都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并不出乎你的预料。有些老科学家好几年都用同样的几页PPT。有些书你一看封面就大概知道是什么内容。有些大片,你来预告片都懒得看。
【高手的心法(by万维钢)】你会觉得现在这个世界的进步速度太慢了,并没有太多信息能让你兴奋,你有时还感到很无聊。而与此同时,你心中正在期盼一些东西。你密切关注一些人和事的进展。只要保持关注,你总会得到惊喜。有时事你不认识的作者,不知道怎么就写出一本好书。有时是你熟悉的一个研究小组突然宣布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旦遇到这样的惊喜,你可能会很激动。对比当初的恐慌,现在这个激动的感觉多好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