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个人的修炼

第二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开始了。

张老师说:写作应该作为每一个人的一种通用能力来培养,当下的教育却把它变成了考试的手段。
写作是一个人的修炼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由此所想:何止是写作。当下的教育又把人的哪种能力不是用应试的方式来“培养”并进行验证与检测的呢?比如:试卷上有一道题为“口语交际”,我至今不理解“口语交际”题用笔试来解答算什么?难道生活当中,你要和他人在某种情境中展开对话时都要先写好稿子吗?
由“通用”我又想到了“通识”及“通识教育”。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样的育人目标在组织教学?越来越多的事实显示,学校课程设置得更丰富了,教师对课堂中的投入力度更大了,家长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精力越多了,而我们的孩子却不如从前了。基本的常识如待人接物、如预防危险、如生活自理等能力却退后了。
张老师说:所有的言语发展都与每一个人的修身养性有关。
我有此所想:其实写作就是一个人的修炼。从言语的越来越规范表达到文字的越来越适宜的书写,我们如何一步步做到的?靠修炼!
人生来就会说话,但你所说与别人所说有何异?能否给人以启发?就像方心田先生曾说的“没有思想的文字写出来就是在浪费读者的时间。”同样,如果开口所讲的只是人云亦云的废话,何不沉默着倾听他人的声音。但,你不可永远地保持沉默。去学习,去思考,去提高,去丰富你自己。就像我也一直深深地赞同“演讲的本质其实是演讲者的思想”一样,每一位在公众面前开口说话的人也是在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思想不能与生俱来,只有靠修炼得之。写作也是一样。
张老师还提到很多人有“说的容易”与“写的困难”。
写作是一个人的修炼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又让我想起了童喜喜老师为儿童编写的《读写之间说为桥》这册书,就是在儿童尚不敢自信、自如的写作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先口述的方式。似乎成人也可以如此尝试。但在将口头语转化为书面语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对文字的要求肯定比儿童高得多。怎么办?还是修炼——慢慢琢磨、慢慢专研、慢慢完善。也就是“时间和数量”的积淀。
根据个人理解,我把“修炼”大致归纳为大量的阅读、持久的积累、不断的写作以及模仿与学习他人。
张老师说:写作的核心就是生命的意义,每一个有生命自觉意识的人都需要写作。写作是为自己而写,是为记忆而写,是为生命更美好的成长而写。这种成长需要被鼓舞、被认可,从而使自己走得更远更好。
我由此所想:对于热爱与乐意写作的人而言,其写作的动机我们其实已经不需要再去追究。就像曾有人问我“你为什么那么爱写?”我的第一反应是从最开始的“秘密被人发觉的羞涩”到“自己是否张扬的忐忑”再到“写字是一种喜欢的感觉”直到最后“就是爱,说不清为什么。”
好在已经没有人再问我这样的问题,如果有,张老师的话就是最好的回答。那么,写作就真的与功利绝缘了吗?写作的人就不能因此获得工作与生活中丝毫利益了吗?而仅仅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乎生命的成长而已?
确实如此。因为写作首先为人解决的就是“言语堵塞”与“情感堵塞”。你会因为有人化解了你心中的烦恼而向对方索要报酬吗?不会!所以,你也不应该期望写作给予你回馈。因为你已经在写作的过程中“回到了记忆、回到了历史,关切到了当下、关切到了肉身。”
我最值得庆幸的是,于写作这件事上,我一直都在遇到给予我鼓舞的人——身边的、远方的,见过的、未见的。而那些向我诉苦说“我身边的人因为我喜欢写作,好鄙夷我。”我真的深感同情,但也只能安慰对方“那就从别的地方寻找力量吧!”在眼前的生活中,做一个被人遗忘的人就好。“被那些与你不同道的人忘记是一件好事。”
张老师说:我常常一方面赞许那些拥有美好童年,脸上总带着笑的人。另一方面,我也赞许那些从不幸的童年汲取力量,不断改善、修复自己而不断成长起来的人。
我由此所想:童年对于一个人有着怎样的意义?即使在作为成人很多年之后,我们还能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现其来自童年的深深烙印。张老师作为研究生命化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专家自是有绝对的发言权。
幸福的童年能给予一个人终生的安全感与爱的能力,确实让人欣慰与感激。没有享受过幸福童年的人其实也不必太过悲观与消极。“人有自身的修复能力。”
听到这里,我首先想到的是在樊登读书会听过的《童年的秘密》《亲密关系》《热锅上的家庭》等书籍。那里有关于“原生家庭对于每个人后天成长与发展的影响”的详细论述。与张老师所举事例完全吻合。“恐惧使人丧失能力,而缺乏独立精神的人其实是丧失能力的人。而人的所有能力都与安全感有关。”
老师说:今天德育的失败就在于我们都在对孩子采取植入式的说教,而不是以对话的方式展开。学生并没有看到真实的生命范本。所以我们的教育在课堂上成了空洞的夸夸其谈,成了强硬的灌输。


我由此所想:这绝对没有偏离此次研修的主题。学生德育本来就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教育写作选题。就像我们成人也要先达到“生命的自觉”以后才会树立自己的目标,学生也需要找到自己生命的觉醒点。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心的驱动力。

我们如何帮助学生尽快地寻找到这种觉醒呢?张老师是从“先觉者”那里获得启迪的。而学生人生里的“先觉者”就是我们教师自己。“教师要讲故事,故事的最核心是对自己生命的回看,把自己生命的经历与孩子进行思考,就会引发他们的思考。”而关于故事的魅力,樊登读书会也在讲那本《故事经济学》时提到过,我对此深信不疑。

如此说来,我一直在做这样的事啊。我常常觉得自己会在课堂上跑偏,讲着讲着课就讲到了自己生活里的一些人与事,以及那些人、事带给自己的感受与意义。原本并不认为自己也是“范本”,如今看来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越来越多地从一些书籍、一些人的言论与观点里找到自己行事的依据。原来我的做法是有理论背景的。是之前有读过这方面的书于是无形间思想受到影响?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上帝派他们以文字或言论来巩固我继续坚持下去的决心?

明霞老师说:写作,让我走向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

我由此所想:从一位初中的生物老师到目前已经出了五本专著的生命化课堂的教育实施者,明霞老师已经可以算是我们任何学科老师的最佳范本。明霞老师一直说自己不是学中文出生,没有任何的写作天赋。只是潜心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却也走出了一条写作的路。

而所谓的教育写作,我也一直都觉得就是对我们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事件的反思与整理。做得好的地方可以作为经验与智慧积累下来,让我们日后可以看到“自己曾经做过些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写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展开思考与研究的过程。而通过思考使我们下次做得更好。最终实现写的突围,延伸写的范围至学生故事、行走记录、读书感悟。由此踏上写作路。

明霞老师说:好的课堂就是学生感觉安全,没有恐惧的课堂。这是我所认为的生命化课堂该有的状态。

我由此想到: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不也大力强调教室要让学生有安全感吗?还有上午张文质老师提到的“恐惧使人丧失能力”这一观点。好的教育都是相通的,不分国界。好的课堂都是相同的,只有当学生在感到安全的状态下,才能谈创造性思维、才能谈生机与活力。“生命化的课堂”就是倡导生命在场。而有生命投入的课堂才有更多的生成,这些生成又构成了写作的丰富的素材与内容。明霞老师就是这样通过写作提炼课堂,通过课堂系统写作。从而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明霞老师说:我为什么能从教学走上教研之路?我为什么能为一些学校的老师、校长讲课?我为什么能给他们讲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因为我有故事和案例。如果没有写作,那我讲什么?我早就忘记了。

我由此所想:所有不是为了出书而写作的写作到最后都会成为财富。只是用来记录、思考与实践自己的一种见证,经过积淀与完善,最终却成了超越这些而存在的实物。

我也常常回看自己曾经写下的一些随笔。伴随着文字的叙述,那些模糊的学生的脸孔,已经快要忘记的事件的始末,当时的那些思考与感受就会重新变得生动而又鲜活起来。而其中折射出的意义又会令我反思自己在当下教学工作中的举动。而这或许就是“经验之谈”。

我们都可以做明霞一样的老师,从写作这条路开始,走到记录——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再记录中去。

明霞老师说:我的写作之道就是:求真求实,情动而辞发。

我由此所想:看似无为,但又何尝不是每一个写作者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果要写赞歌,必定是有对对方发自内心的欣赏。如果想表达批判,也要让读者看到阳光。能引发他人共鸣的文章,一定是有真情的力量。至于技巧、至于方法,写得多了,自然也能观出一点门道。正如文芳老师在总结评价所说“明霞老师的朴实的词汇,有一种修行的味道。”

明霞老师的成长之路带给我最大的启迪是:对于写作,不带功利地出发、恪守内心的底线、真情流露地表达,到了最后,著书立说已经不是个人的意愿,而成了上天的造化。遵循生命成长的轨迹,写作就会朝着一本书的方向行走,直至抵达。

张老师说:所有的积累,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都是不够的。

我由此所想:正如一个朝着既定目标不断行走的人永远都会说“我正在路上”。不是目标始终遥远,而是因为目标已经随着行走者自身的不断抵达而逐渐升级、提高了。任何事情都一样,当你实现一个小目标时,你必然会生出一个大目标,当你实现了这个大目标时,你又会生出更大的目标。

写作也一样,我们永远会觉得自己“词穷”。最满意的文章永远还在腹中,永远是下一篇会更好。好比书读得越多,便越觉得未读的书还有好多一样。

个人理解:写作是一种创新输出的产物。之前的积累,都只是我们产生新思考的根基。而写出来的东西,必然要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与超越。

而不是,我积累了多少含量,就只写出多少含量的东西。这不叫创造,充其量算作重复。

张老师一句简单的话,也使我从另一个角度经过思考,重新定义了“积累”。所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要多听高人言说。

老师说:要有勇气回到低的起点,把自己作为一个初学者、习作者。去下苦功,一年读三本书,不断地作摘录、写笔记、做眉批、将文中观点引用到自己的文章里,与人分享、交流。


我由此所想:将张老师的这段论述概括成两个关键词就是:态度与方法。一开始,我对“低的起点”略有不解,难道还有谁会自认为起点已经很高了吗?后来才慢慢明白,张老师应该是想让大家不要把自己看成为“已有写作经历的正在写作者”或“一直有写作兴趣的爱好者”。而是将自己放回到初学写作的起步者阶段。

如此,以上论述后半部分提到的具体方法便是大家必须要遵照执行的“刻意练习”了。至此,我才感觉到张老师终于是在向大家传授写作秘笈了。而之前的所有讲话,更多的是在意图打开我们的格局,更新我们的认知,唤醒我们的生命意识。这恰恰是比写作更为重要的东西。

我多想借用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当我走向你时,原本只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而“刻意练习”也是我最近听到得比较多的一个词语,与之相关的还有“一万小时”定律。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个世界终究还是认可勤奋的人。“三十岁前相信天赋,三十岁后相信勤奋。”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着无数次的付出。

钟杰老师说:对于喜欢的老师,学生在长大后会自动屏蔽掉这个老师身上的缺点,而完全继承他身上的那些良好的品质与习惯。

我由此所想:对于理想的师生关系而言,彼此之间的“喜欢”是多么重要!它可以自动让缺点消失,让优点放大。学生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某一门学科的学习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我们从没想过当学生从我们身边离开后,我们身上的品质是否会在他们身上延续。

对于老师的好与坏,学生有绝对的感受力。而在他们还没有发言权的时候,他们只会以自己的(不好的)行为来表达。

钟老师说:好文章就是要有叙述(故事),有观点(道理),怎么落地(实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果(结论)。

我由此所想:教育写作莫过如此。问题是我们自己在写的过程中缺了那一环?或者每一环都不缺的情况下,是哪一环的表达不够到位?

对照反思自己,我认为自己最为薄弱在第二环。也就是观点的提炼与创新性上。要么没有从所观察到的事例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要么自己的观点早被前人觉知并发表过,自己后知后觉罢了。这与个人对教育的理解、见地不够深刻有关。“要把每一件眼睛所看到的事情都与教育产生联想,发现其中的意义。”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水平,相信写作也会有较大的突破。

钟老师说:我悟出的许多道理都来自我幼时的生活。

我由此所想:我始终认为童年是一个人人生经历最宝贵的一笔财富。昨天张老师的讲话也谈到他对两种童年经历的理解与看法。在我看来,苦难会使人经由磨砺而成长得乐观、坚强与具有韧劲。幸福会使人生来豁达、自信与无忧无虑。而这些都对写作具有重要意义。甚至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苦难更利于写作。

我也是在成年后反观自己的个性、言行、举止与思想形成,再追溯到过去,才发现原来是童年的生活给自己定了这么个型。

我极度羡慕钟老师这种从生活中寻找故事以及记录自己生命所在的生活化写作方式。这应该也是她高产优产,一年出一本书的原因吧。

写作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去做自己生活忠实的记录者,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我在做今天开课前的线上学员感受分享

非常荣幸得到李晓霞老师的邀请在这里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我最想说的两个字就是感谢。真的,我特别想要感谢张老师,明霞老师,钟老师,文芳老师以及整个的橘林教育研究院这个团队。让我有机会坐在家里,通过网络就能听到这么好的课程。这也是我感觉自己自从走上教师岗位以来,参加的所有培训当中实效最强的一次学习。

从第一天在群里接龙了晓霞老师的写作开始,三天的学习下来,我已经写了五干多字的心得体会做成了一份美篇。这还是我第一次有这么高效的一个输出与反馈。我觉得这种即兴的、及时的速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写作的训练方式,与我们的这个教育写作研修也是非常地吻合与贴切。尤其是大家这种争先恐后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氛围非常好。

其实,我参加这个线上学习的初衷,本来也只是想获得写作上的一些指导。结果,几位老师教给我的,除了写作,还有关于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师生命成长的认知以及班级管理等各方面的满满的干货。除了美篇上写的几干字,我的笔记本也记录了好多内容。还要慢慢消化。感觉自己真的赚到了。

我还是想用那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当我走近你时,原本只是想获得一缕春风,而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再次谢谢几位上课的老师!感谢在场的所有老师!

张老师说:活生生的课堂与教学是我们老师最为丰富的资源。也是最值得研究的、最值得利用的写作资源。

我由此所想:我合理、有效地利用了这些资源吗?其实我也认同“生活无处不教育”,但更多的时候我是不是也落入俗套地在摒弃与逃避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景象,从而也闭上了原本可以看到某种教育现象的眼睛呢?我们可以“不与这些情况站在一边”但不可以不对此产生思考,不然,我是失去了多好的机会。

我常以“自由不是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可以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为自己的最高追求,于是也不再去过度关注自己本职以外的任何事物。

对于教育教学的一些感受,于我而言,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生发。却总在思虑行至一半时便开始打退堂鼓。写完之后,我就能改变当下吗?我就能改善现状吗?或许正是这种太在意结果的写作出发点,从一开始就阻碍了我的行动。

【写作是一个人的修炼】现在才明白,所有的好与不好,喜欢与不喜欢,都把它看成是可以派上自己写作用场的资源。然后深入地去挖掘,去探索,心态不也就改观了吗。

张老师说:很多人其实是说的多,写得少;写得多,思考得少;积累得多,属于自己的话语少。

我由此所想:每个人都在寻求存在感。只是方式不同。有人以言论,有人以写作,还有人以出格的举动。而现在,我们最为紧要是反思这种自我刷出来的存在感对于我们的写作而言有没有益处?能更好地提升与改进自己吗?还是只是一种短暂性的自我安慰,感觉良好?与专业的人走在一起,与专业的群体为伍,加入专业的人流之中,进行专业的交流与分享。其余的时间里,潜心读书,勤恳写作。

三天的学习就结束了。张老师寄语大家三天来的写作干劲要继续保持与发扬。“别人在打麻将时,我在写作。别人在八卦时,我在写作。无论别人在干什么,我都在写作。”钟杰老师在离开前也再三强调“要有实干精神,不要光用脑子想,最重要是行动要落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