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字

正如之前所说,高中毕业前我基本不看书,所以作文也理所应当的差,如果告诉教过我的所有语文老师,我后来是以文案为饭碗,大概都会让他们非常吃惊吧。其实,细细想来,导致某些结果发生的,往往不是什么直截了当的原因,更多的是受一段时间内的细微之处的合力的影响,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
从小我就是一个非常喜欢上课发言的人,我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喜欢别人问我对万事万物的观点,这个习惯就慢慢成为了写作所需要的源头活水——勤奋的思考与表达的欲望。当有所思有所想具备后,骨架已搭建好,辞藻之类的“肉”,就慢慢通过更多的阅读来填满。学英语时,老师不断强调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以前不是很明白这句话,甚至幼稚的觉得是老师为了让我们背单词的一种借口。但现在回头看,这句不仅是学英语、学语言的良言金句,更是受益于写作。不看够足够多的书籍,光凭自己“捏造”是没用的。但当从小的认知中就了解自己写作不好时,总会有一个突破事件的发生让自己了解到还可以以此为生。对我而言,这件事就发生在第二份工作中。我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贸易公司,代理欧洲某服装品牌,于是跟欧洲总部往来邮件就成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总部开始建议我翻译他们的宣传资料。还有一句是我的大学英语老师说过的让我受益终身的话,那就是“一个好的翻译,语文的水平一定不差”。当时也是同样的当耳旁风,但当自己设身处地的翻译资料时,才明白其中真正的道理,生翻绝对不可以,唯有润色后才是成功的翻译、好的翻译。润色其实也是一种习作,只不过是半开放式写作。每次的翻译都得到欧洲及公司领导们的肯定时,我觉得我的写作能力比以前进步了。再后来的一份工作,刚好缺一位文案,加上我写的文字被同事看见过觉得不错,于是顺利的在内部转了岗,正式开启了我的文案生涯。
【关于写字】这段时间在看贾平凹先生的散文,有一处印象极深、感触也极深,就是他的语文老师告诉他写东西不要拘泥于形式,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先生说正是当时老师的那句话,让他开始毫无顾忌的写,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写作之路。我突然顿悟,觉得写作和画画一样。小时候,画画是每个小朋友表达自己的方式之一,没有顾忌,拿来就涂涂画画。但慢慢长大后,开始意识到自己画画不好看,或自己画不好,也就收了兴致,觉得画画是少数人的职业与天赋,随后就再也不画了。我就是这种人之一,小时候的素描扔下后,直到再次进到画室,才肯相信自己还是那个曾经被赞誉有画画的天赋小孩儿,但随着考学的结束,就又扔下了画笔。我有一个画插画的朋友对我说要想画的好,首先你要拿起笔。是呀,太对了,而写作又何尝不是呢。一开始决定加入“百日作战”前我特别的犹豫,100天35篇文章,写什么?怎么写?写不够怎么办?以前在工作岗位上时,是在框子里写字,写什么大概都是清楚的,风格掌控也是跟着领导走的,突然把自己放到一个自由的大环境中,难免有种天性已被抹杀而重出牢笼的动物的感觉。于是,贾平凹先生的那篇散文给了最原始的动力,再将同学的话改一改——想要写的好,先拿起笔!那么,就这样洋洋洒洒的写吧,在摸索中寻找自我、找到自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