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优质课听课感想

市优质课听课感想
这两天,听说市里周三要来我校进行文明校园复查,大家都高度紧张,我也是。因为班主任的身份,生怕学生这里出差错,会影响到学校的文明验收。
偏偏市里的优质课大赛也在周三,我正纠结着要不要去,有消息传来检查组周三下午过来,因为办公室的伙伴今天要在优质课大赛上展示,我就调好课前往济水一中听课。
今天听的几节课,我有收获也有困惑。
我的收获:
【市优质课听课感想】1.英语教师要注意个人基本功,尤其是板书。
近年来,在优质课大赛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擅长在黑板上贴卡片贴图片的方式,与此同时,也就越来越忽视传统的板书功能。
对教师而言,我们的确需要提高自己的基本功,而不是凭借其他来赢得观众。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卡片或图片的功能。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贴?什么时候写?其实很简单,对于那些内容复杂的,需要很长时间板书的,我们可以贴。比如,一个房间照,一个商场的购物场景等。其他内容,还是以写或者简笔画为主。
对于起始年级的学生,教师尤其需要板书示范,可以在四线三格内展示,也可以规范书写以达到预期目的。
2.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设计要体现由易到难。
不管是阅读课还是听说课,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都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学情,既要在活动内容上下功夫,还要让活动有层次感,做到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3.要注意课堂留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不难发现,在我们的课堂上,或多或少都有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现象。
一节课的好坏,不是看老师表演得多好,而要看学生的学习有多大效果。答案,不是通过老师的PPT呈现,而是需要学生思考出来的。因此,我们要注意留白的艺术,给学生思考的过程,不要急于公布答案。
4.我们的课堂,要尽可能地体现学生的学。
有些地方,能让学生做的,教师不要替代。比如,课文中的难点,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小组内可以解决的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放到全班讨论。
我的困惑:
1.如何看待教材整合?
一个教师,如果按部就班照着课本讲,就会被人认为是教教材。但是如果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又可能被人认为有点凌乱。
2.课堂小结,分课型吗?
今天的评课环节,我听到了这样一句话:听说课,就不需要跟阅读课一样进行课堂小结了。这是我从未听说过的!
我们的听说课,不正需要跟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了哪些生词,学了哪些句型吗?
3.课堂结尾,需要情感升华吗?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的三个纬度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前两个比较容易实现,第三个经常被人忽视。但这恰恰是我们需要做的。不管是哪门学科,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让他们在不仅学知识,还要学做人。
但是,今天,有人说,为什么要给学生灌那么多鸡汤?
4.示范课,可以讲学生学过的课吗?
通常情况下,只要不是同课异构,我觉得很多老师在讲公开课、示范课或优质课的时候,经常是学生学过的课。我们看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要看师生在课堂中的共情共生。这个能力,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的。
我觉得,一次优质课大赛,尤其是现在实行的先微型课再展示课的情况,每个人都要怀着一颗虔诚之心、感恩之心,去认真学习他人之精华,然后在实践中,结合自己的班情、学情等进行自己的教学。
另外,我们还要学会评课。每一个参与赛课的老师,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他们都非常用心地准备每一个教学环节,考虑每一个细节,包括课件、板书、课堂用语以及跟学生的互动等。
因此,我们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看待每一节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幼小的心灵。”其实,教师的心灵又何尝不需要这样被保护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