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来填补课堂的精彩留白

当习题逐步由“布置”走向“设计”,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常式”走向“灵动”时,儿童遇到习题,自然会产生悠然心会、怦然心动的思维共振。
——题记
在几年的教学生涯里,我对学生总是或多或少有着这样的“老生常谈”: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你呀,就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愿意多思考。”
“你们几个都只是死做题目,不会动脑筋!”
······
在此之前,我就是这样的观点,说不上无比赞同,但至少也是不置可否。
看完袁特的此文,我便开始回忆起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小学时的数学老师特别负责,她总会“精心”编排题目,将自己嚼烂的习题内容逐一呈现给我们,我们不知厌倦的努力学习,成绩年级数一数二;初中的数学老师曾一段时间信奉“做的多,便收获的多”,希冀我们在“题海战术”中获得十足的进步,我们疯狂地练习,头疼、头痛,成绩居然也能“看得见”、“摸得着”;升入重点高中后,升学的压力,使得每一个莘莘学子不断的压榨自己,朝六晚十一的学习节奏带动着“精编”而又“巨大”的习题量,“乐此不疲”且“斗志昂扬”。
······
回忆完这场在题海中不断挣扎的无尽之旅,即便在这腊月天中,背脊也深深地出了一层细汗。
脑海中不断盘旋、否定。课堂、练习一定不会是这样的啊!
那么课堂的真实模样应该是怎样的呢?袁特的“自编自荐式习题模式”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开放”、“灵动”的教学方式。即在习题教学中留出可供丰富完善的“空白区域”,让学生去填补、探究、创造,自主思考感悟、自主编制习题、自主推荐精品、自主选择练习。
记得2016年的一次潘板送教,笔者便上了《最小公倍数》一课,笔者此课的教学模式依然继承了原始的“导入——构建”模式,如下:
一、游戏导入,诱发冲突
出示游戏:黑板上贴着1~15这些数,从中找出 2 的倍数,将它们贴在左边的圆圈中,找出 3 的倍数,贴在右边的圆圈中。
【设计意图】:学生在“抢”和“让”后思考,初步感知 6 和 12 是 2 和 3 公有的倍数,认识公倍数。
二、揭示概念,构建新知
(一)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谈话:6 和 12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它们就是 2 和 3 的公倍数。
引导:如果不只是这15 个数,(出示 16、18、20、21 数字卡片)还能继续往下贴吗? 这几个数该贴在哪里?
引导:如果有更多的自然数,你还能继续往下贴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在继续贴数的游戏中,思考、理解两个数公倍数的特点。
(二)找两个数的公倍数
提问:6 和 9 的公倍数有哪些?如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思考。
(三)组织对比,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关系
出示刚刚所求的三组数的公倍数(2 和 3、6 和 9、2 和 7),引导学生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将学生活动中找出的三组数的公倍数排列出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而发现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从笔者的简案中不难看出,整堂课的教学依然是由教师主导,分段呈现,学生在教师一步一趋的指引下,完成获得认知“最小公倍数”的体验。整一个过程,都是教师在“自认为”了解孩子们的学情基础上,精心编排课堂情节,教师一步一坑的埋下伏笔,学生一步一踏的紧跟教师节奏。
在游戏导入环节,教师的“布置”已限制学生的多元的思维,学生的“抢”和“让”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
揭示概念环节,教师的每一次谈话,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确保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教师的每一次引导,都是在“静态”的交流中,朝着学生必须掌握的新知展开。
可以想象的到,拿起这样的教学设计,在任何地区的任何班级,都将呈现出“精彩”的课堂。但是,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将在这样的课堂中得不到提升;学生的探究、创造之情,将在这样的课堂中慢慢沦为沦陷。
袁特针对《最小公倍数》一课,以自编自荐式习题教学模式展开了一场灵动的演绎。
环节一:品析自悟,提升温度
教师以“求6和10的最小公倍数”为例,引导学生根据以往学习经验得到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短除式、大数翻倍法等多种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思考:每一种方法适合于什么样的数据?
【我的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品析每种方法与数据特征之间的关系,使其后的探究具备思考的“温度”。
精选素材,选择重点,使得每一个数据都可以成为思维生发的基点。让学生的思维在多元思考中得到长足的提升。
环节二:探究自编,拓展深度
教师突出自编习题教学任务:
给定1~10这10个数,选择其中的两个数,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类型编一编、做一做。
【我的感悟】
起点较低的编题任务,保证全体学生的参与。学生通过自编自选的方式进行题型编制、方法选择、类型区分。
在绝大多数的课堂上,“保证全体学生主动地参与”是一个被奉上神坛的口号,更是面对近50位个性化差异十足的孩子,不得不面临的尴尬难题,更不说使得每一位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思维进步了。而袁特简简单单的“编一编”,“做一做”却做到了。课堂的宽度得到了拓展,课堂的深度得到了提升。课堂真真正正的交还到孩子们的手中!
环节三:解读自荐,确保高度
引导学生进行有重点的习题自荐:
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比较容易算?你们的方法是怎样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编题体会进行了个性化的展示——
类型一:互质关系的两个数,如8和9;
类型二: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如6和3;
类型三:1与任意自然数,如1和3;
教师在学生自荐时,及时干预:
干预一:对学生数学发现进行及时概括,如类型三即可数学化[1,a]=a。
干预二:对于[4,6]这样的组合,求最小公倍数你有更好的方法吗?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的例题进行品析,得到大数翻倍等方法。
【让学生来填补课堂的精彩留白】【我的感悟】
通过自荐,给学生创设操作、演示、整理、归纳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主动地表现自我。同时积极有效的干预,引导学生在多维比较中,进行多角度思考和升华。
学生在自己设计,同伴分享的过程中,使得课堂由“封闭”真正走向“开放”,由“常式”切实走向“灵动”,学生们对于习题,不再害怕,“畏惧”,而是不自觉的悠然心会、怦然心动。习题的生发点在于孩子们的创造和分享,数学思维的提升在于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接近数学!
环节四:巩固自练,把我梯度
教师出示练习:有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a,b]=12,这两个数可能是几?你能有顺序地思考吗?
学生开始根据自己在习题教学中的数学经验进行有序的思考:
互质关系:[1,12]、[3,4]
倍数关系:[2,12]、[3,12]、[4,12]、[6,12]
一般关系:[4,6]
【我的感悟】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达到学以致用。对于一些达成度不高的问题还需要有梯度的补偿训练。学生在自荐中往往不能做到逆向运用,教师以开放式的形式引导学生逆向思考,使得做到“真学习”。
学生的创造不可预料,但教师技巧性的点拨和引导,可以使得学生更有效率地最求“真实”发展。
也许这才是课堂的真实模样吧!课堂不再将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也不再是教师执行“导演”这一角色的“表演”之地。把课堂真正去还给学生,让学生来填补课堂的精彩留白!
练习还可以这样玩:自悟,自编,自荐,自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