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读后感——与恶意的距离

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堵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让把他拉下深渊,致使身败名裂。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


其实恶意很简单,那就是“没什么原因,我就是看你不顺眼。”恶意,心存的是最执著的怨恨,凶险的人心。
其实在现实中不需要多大的恨意才产生那一股令人背脊发凉的恶意,善良亲切亦会让人产生一股强大的恶意。
野野口修一开始以旁观者出场,给读者一个很大的错觉,那样自以为客观的描述案件的人,应该与凶手是无关的。加贺恭一郎明察秋毫,通过时间区间的锁定与日高的习惯,旁人的概述,新鲜产品电脑的投机取巧,完美的找出凶手即是野野口修,此时一阵黑烟在野野口修心中扩散开来。
但逮捕后野野口三缄其口,对于犯罪动机一字不提,扔下一句“动机不值得一提,你就当是我一时的冲动的鲁莽行动就好”,但这套说辞对警察局来讲是难以晦涩过去的,加贺预先因《冰之扉》连载的磁盘而引起的假设,以此在假设的延长线上,寻找犯罪的真正动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野野口大学笔记的内容与日高发表的作品完全一样,形式略有不同,但故事的演变和进展却如出一辙,对于加贺的逼问只表现出一副不胜其烦的表情,通过日高的习惯和理慧的讲述,顺着时间和物件剖析,一切豁然开朗,认为因为暧昧不得不做交易,成为了日高的影子作家,加贺却总觉得一切都往相反的方向进行,与真相相悖离,这就是这本书被很多人推崇的地方,案件结束了,故事却并没有结束,最让人惊叹的排布才刚刚开始。后以两人的小时交集以及相关人的说辞,再加上加贺在从事教职工作遇到的暴力事件分析,原来心里深藏着对日高的恶意,这仇恨深得连自己都无法解释,这正是造成这次事件的缘由,心里的封印是在意识到死亡的那一刻解开的,存有的某种丑恶的偏见绝对不是历史和地域的错,还受身边人不自觉流露出的那份轻蔑。
我想象不出来,野野口修是用什么样的心情面对日高邦彦,更想象不出来他是如何任凭时光磨砺着恨意的锋芒,耐心地等待着时机的到来,犹如一只缓慢靠近猎物的豺狼。很想知道,当野野口在记事本中记录下日高的死亡时,他是怎样的心情;当他的计划一步步得以实施时,他又是什么心情?
东野把人性的阴暗和恶意放大极致,引人深思,不禁流露出凛冽的寒意。生活中的我们,可能更甚于此。毫无来由地讨厌一个人,也许仅仅是因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小小的细节,甚至某种气味。上天从来没有赋予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权利,上天也没有给予我们任何优于其他人的特质。虽然我们总是在标榜着平等和平和,可是,看看现实中的我们吧,我们冷漠的眼神,我们小小的掩鼻的动作,我们微微皱起的眉头,这一切也许都是内心微小的恶意。
一切仿佛无理由,一切又好像满满当当的措辞去证明这股恶意。
【恶意读后感——与恶意的距离】最喜欢东野的推理小说,东野的故事从没让人失望,他总会在你平和的阅读中让你震惊地猝不及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