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状元”非彼“状元”

“状元” 是一个闪耀着光环的字眼,即便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了这么多年,可当代的人们依然喜欢用“状元”这个词来形容每年高考的第一名得主。但此“状元”非彼“状元”,只能说中国古时科举考试的严苛以及学业的艰辛不亚于当代。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和察举制的弊端;它使得普通百姓可以通过刻苦读书跻身庙堂,华丽丽的完成布衣的逆袭,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科举制度带来的重大变革。
科举,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命运的重要考试,然而其后期从内容到形式都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这也成为其最难以言说的诟病。

事实上,科举制度的雏形始于隋朝(公元581-618),这个只有38年短暂寿命的朝代,这个出了暴君的朝代,却开创了公平选拔人才的制度,出现了可以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制度。简直不可思议!到了唐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备,甚至到了武则天的时候,这位女皇还开创了“武举”,其后又经历宋朝的改革,明朝达到鼎峰时期,一直延续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在这漫长的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物。
“十年寒窗”寒来暑往,是无数的布衣学子用以改变人生的奋斗过程,“学海无涯苦作舟”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然而,古时的印刷术不发达,线装的教科书比较贵,因此,一些穷人家的孩子要想读书只有手手传抄课本,为避免学子们在传抄中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唐文宗时,特刻石经为范本以供大家校对,由于这套石刻经书刻于唐文宗李昂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所以又称《开成石经》其内容包括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的《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尔雅》、《孟子》等13部经书(此石刻经书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时至今日,我依然能想象出当时参加大考前的学子们摩肩擦踵来校对课本的场景,甚至都能感受到那种渴望高中魁首的殷切期盼!
我们不止一次的影视剧中看到拔得头筹的状元郎,身披状元袍,头戴乌纱帽,骑马游街的气派场面。事实上,在唐朝-中国封建王朝鼎盛时期,能够“进士及第”一举夺得“状元”,那份荣耀何止于此?不仅可以参加曲江池畔的杏林宴,之后还要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示后人,所以中进士又称为"雁塔题名"。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在墙壁上。这些人中若有人日后做到了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在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他27岁一举中第,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春风得意,溢于言表呀。然而其背后付出的艰辛恐怕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晓。
古时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以后各个朝代又对其进行过改革,甚至到了清朝,还出现了“童生”这种现象。科举考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即便如此,“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挤身宦官,光宗耀祖,这恐怕是历代读书人奋斗一生的终极目标吧?
据考证,在近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有证可考的有592名状元(一说504人)。“乡试”、“会试”、“殿试”均是第一,又被称为“连中三元”的共有17人(读书时老师这么讲的,后来看资料,还有说是21人?)。
总之,古时的“状元”绝不仅仅是印象中摇头晃脑,读读《四书》、《五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们胸怀国家天下,从他们的文章中就能看到他们的胸襟,以及对于治理天下的良言妙计,当然还有那笔精墨妙的书法,都是值得我们仰视的。现在的“状元”似乎更多了一些套路,少了许多豪气。
虽然,时代远去,科举考试已经成为历史,然而它的公平公正依然影响着现在的考试。科举考试中一举夺魁的才子们的趣闻佳事依然被后人津津乐道。
最后,献上科举考试中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书法。从他的墨宝中来感怀才子们的风采吧!
【此“状元”非彼“状元”】
此“状元”非彼“状元”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