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理解父母,理解你自己

婚姻--理解父母,理解你自己
文章图片
一条路,一座桥 近来,已连续被几个同学说要结婚的消息给击中。一方面,这几个聚在一起的时间结婚,我这是要大出血了,哈哈哈......另一方面,也让自己有时间对婚姻这件事有个重新的认识。
关于婚姻这件事,针对于男的,我个人认为,宜在28岁上下。过早,你没能力负担起一个家庭;过晚,是对与你长时间在一起的女朋友的不负责任。这个年龄,是你差不多已经有了一定的积蓄的开始,你已经经历社会5,6年的打拼。内在,你的心智达到了可以组成一个家庭的门槛;外在,你也有了5,6年打拼来的积蓄。

1. 理解父母
很大一部分人的婚姻是由父母安排的,两人经推荐,处个个把月,感觉还成,终身大事也就定下来了。这部分人的典型特征是,年龄在老一辈的父母看来,到了必须结婚的槛了,大概在27岁左右。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父母会非常的焦虑。
他们心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疑惑。
为什么我儿子不肯结婚?他是不是在外面有心仪的对象了?怎么不肯带回家给我们看看?已经27岁的人了,不结婚一个人在外面怎么行?隔壁老王的儿子一样的年龄,孙子都一岁了......
在这一点上,中国社会的父母,都保持高度一致的统一意见。这个年龄,不结婚是不正常的。
父母都会认为,应该趁着他们年龄还不大的时候,可以帮忙带带宝宝,让我们有时间去打拼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且,这并不会影响到夫妻两个人啊,宝宝又不要自己带,还是过自己的二人世界啊等等。
对,有没有发现,这就像是一个人千方百计的要完成自己的责任义务。
很显然,这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是很管用的。因此你可以看到,周边很多结婚的人的年龄大致都在26,27岁上下,基本不会超过这个年龄的槛。
其中结婚的人,又分为两类。一种是报以烦不胜烦,一种是本身没任何看法的无所谓派人士。以第一种为例,这部分人大多数是在外工作者,每当跟父母打电话的时候,一定是会绕到婚姻的问题上,一再的借口推脱,你也躲不过过年回家,过节回家的命。那个时候,父母给你安排的人,你于情于理都会去见(不想驳斥父母的心意)。
【婚姻--理解父母,理解你自己】大多数人都是沦陷在这个时候,因为父母永远会给你安排一个又一个对象,总归会有对上你眼的人出现。而你一个人出门在外打拼,心里多多少少是孤寂的,看到周边很多同龄人都结婚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也会动摇。动摇的人就成了上述的第一种人,而且占了大头,不动摇的人,则不在本次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我希望你抱着理解你父母的心态去处理这类似的事情(不仅仅是婚姻)。诚然,父母与我们是有代沟的,但当你抱着无论如何,父母的出发点永远都是为你着想的时候,你就不应该去抱怨他们的啰嗦、他们的麻烦。也许他们的方式并不正确,但他们已经用了他们所能做到最好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
最好的方式永远是当面沟通,坐下来,面对面。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觉得不可理喻的父母,其实他们内心的赢弱,谁又能懂?
2. 理解自己
这一点,在我看来是更重要的。
在这个世界,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要想走的更远,第一步永远是要理解自己,认清楚自己。
婚姻于你,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没想清楚,那请你不要轻易的就随大流。你要相信,婚姻远比你这20来年要经历的任何事情都要复杂的多得多。你不仅要处理好对方的问题,还要处理对方家庭,自己家庭,父母双方与对方,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和周边朋友的对比,事业与爱情的冲突,是否需要立刻要孩子,要几个.....
这些问题,是你之前的生命中,完全不可能接触到的。你刚踏入社会,发现社会比学校复杂的多;而当你真正的接触到婚姻,你才会明白,社会也许复杂,却不会如此多面。

所以,想清楚它对你的意义,想清楚你是否准备好,想清楚未来可能出现的所有状况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大声的告诉自己,我都可以承担,没有问题。理解了这些,你才算理解了自己,下一步才是用这眼光去看待婚姻本身这件事。
理解父母,是必要的。但还是那句老话,结婚的永远是你自己,父母的想法永远只是一种参照。我也相信,当你把你内心所有的困惑和想法,与他们坐下促膝长谈的时候,他们终究会理解,你要相信,他们在履行自己的义务的同时,他们会更希望你真的过得好。
如果单身就是真的好,为什么他们要强加给你一个束缚的婚姻呢?
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基础,不仅仅是针对于本文所谈的婚姻。当你真正直视面对自己的时候,才是你真正蜕变的开始,你会看到另一个维度的自己,你会开始接受本身自身的弱点,你会和另一个维度的你真正的打交道,而最终融会贯通成崭新的一个你的时候,一定是你已经完全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的时候。
本文所说的婚姻,只是一个媒介,我真正想告诉你的是,你要学会认清楚自己,学会理解自己所有的一切。你需要知道自身的不完美,你会有很多缺点,你所能做的就是,在接受的基础上,努力与之融合成一个崭新的你,这才会是你人生真正闪耀的开始。
而那,无关婚姻,只关乎于你自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