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春晚的除夕,还有《国家宝藏》可以看

春晚从一年一度的网红词汇发源地到现在一年一度的网红词汇汇流地,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倾向于用其他方式填补看春晚的档期。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创造力的日渐薄弱,也可以说是越来越曲高和寡。
【不看春晚的除夕,还有《国家宝藏》可以看】之所以说曲高和寡,并不是春晚的受众越来越少,而是说她对观众的输出存在断层。在所有人都理解的中华文化艺术,提升出的高层次艺术能满足的人民需求实在缺乏,没有专业人员的解读与分享,很少人能获取到其中的奥妙与乐趣,而表层的艺术又是年轻一辈耳熟能详的。
如果再分析,那应该是各大网综盛行其道留下的后遗症。
怎么说?
网络综艺流于让众人笑,而晦于发人深省。比起含蓄地告诉你一些哲理或是艺术上的启发,粗暴地制造出让你大笑后地空洞更能让人接受我们的生活给自我带来的影响以及我们对在社会上自我生存之道的警醒。
说的有点严肃了,简单说,春晚不再像之前那样能带来那么多的震撼与惊喜了。
而这部综艺却能,同样是央视出品的——
国家宝藏。
不看春晚的除夕,还有《国家宝藏》可以看
文章图片
image 豆瓣评分9.2,分高的不像国产综艺,更不像央视综艺。不得不说,在审美上,一下子就拔高了一截儿。
再说舞台,春晚的舞台一直被认为是技术收割机——能上春晚的人,一定不简单;能上春晚的技术,更不简单。只是能不能物尽其用,就要另说了。《国家宝藏》的舞台上,有LED开合车台,天轨吊装的9个LED冰屏柱可以单独升降移动,360度全息幻影成像系统。
不看春晚的除夕,还有《国家宝藏》可以看
文章图片
image 看不懂,没关系,知道它很炫酷就行了。
视听盛宴?是的。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再磅礴的音乐,再优美的舞曲,再动人的剧情,都不让人疲劳,是审美疲劳——我说的就是春晚。这一切,《国家宝藏》也有,但重要的是,能不能在特殊的时间里激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国家宝藏》讲述的,是文物的故事,而文物的故事就是我们华夏下文明的故事。并不是我们讲述文物的故事,而是文物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国宝活起来。
不看春晚的除夕,还有《国家宝藏》可以看
文章图片
image 第一期出境的国宝分别是一张画、一个瓷器、一个石鼓。
画,是北宋天才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宋徽宗得了《江山图》失了千里江山的《千里江山图》。
瓷器,乾隆荟萃中华艺术的各种釉彩瓷器,真·各种釉彩·瓷器,一个瓷器上用了17种釉彩,极尽花里胡哨之能事。(制作的成功率不超过0.23%)
石鼓,中华第一古物,刻着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
文物,讲述的是自己的故事,一段历史。
讲述的方式是我们不怎么熟悉,却又喜闻乐见的:当红明星助演,以小情景话剧,协同文物讲述它的前世今生。
不看春晚的除夕,还有《国家宝藏》可以看
文章图片
image 至于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我不想冗述,因为我的讲述再精彩也不能及你亲自欣赏。我能讲述的只是《国家宝藏》之外的人文情怀与民族关怀。
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试图在文化类节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特别是一直关注着中华民族成长的大家,《国家宝藏》不仅能在社会单元最小化的家庭中激发民族情怀,更能让一家庭为单位的观影群体享受来自彼此前所未有的人文关怀。
它不仅只是让我们起鸡皮疙瘩,更能让我们记住关于文化的一些记忆,也许我们不曾深究过历史,或者我们也不曾解读过过去,但至少在这之后,我们能记住它。
这个包罗集文化与娱乐于一身的节目,值得在除夕夜于家人同赏,在没兴致看春晚的前提下。(春晚更多的是给人以一种仪式感。)
不看春晚的除夕,还有《国家宝藏》可以看
文章图片
image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