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天性》读后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人们固有思维里,学习都是要早起、熬夜、做卷子,学某种乐器要每天练上几个小时,运动难免会受伤。相信大家对这种种的苦不会感到陌生。但如果很多苦都是白吃了呢?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孩子学习可谓够刻苦,不约而同采用的是同一种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在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这种被大众认可的学习方法却是无用功,在《认知天性》一书中提到:只靠一遍遍重复是记不住什么东西。初次阅读过后,隔一段时间再阅读是有意义的;但是连续多次阅读只是空耗时间,好处少得可以忽略不计。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那些看似很努力的学生在书本上划线、摘抄、记笔记等方法学习,每天最早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的学生,成绩却不尽人意。而有一些上课打瞌睡,下课吊儿郎当,成绩却能名列前茅。为什么靠记笔记和画线不能取得好成绩?因为那些方法并没有给大脑带来挑战,没法起到巩固的作用,只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用今天流行的话讲就是:你只是假装很努力!
在《认知天性》一书中,给我们介绍了具体的学习方法:检索学习法、有间隔练习、穿插练习这三种始终贯穿全书,也是本书的核心方法。检索练习就是说我们要结合自己对该事物的认知,像查找资料一样去学习新知识。而不是以往,按照书本内容从前到后一页一页的去阅读和学习。检索是避免元认知错觉的最好的办法,检索才能认清自己。有间隔练习讲的是把学习与练习隔开来分期进行,让两者之间隔上一定时间,这样做就能让学习成果更加显著,记忆更加牢固,能有效地形成习惯优势。穿插练习是在练习中插入两个以上的主题或技能。进行穿插内容练习不能是造成一个科目的全部练习再跳到下一个科目。就比如我们在文言文中讲到特殊句式(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让学生做练习题时,不是把同一类型的题放在一起,而是各个类型的题是混合的(穿插安排练习的)。穿插练习有助于发展人们辨识不同问题的能力,也是在培养人们从不断增加的解决方案中寻找合适工具的方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完这本书,明白自己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者,要找到适合自己课堂的授课方式是有多重要,传统课堂多是老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接收者,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这样的课堂刻板而没有新意。书中提到:在实际教学中,用经常性的小测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干扰遗忘过程,制定学生和老师都能接受的基本准则。小测验具有检索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及时进行查漏补缺。这样也能较大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该教会学生哪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如何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养成有规律地进行检索练习的习惯,让记忆加深,巩固所学。不单单是让学生进行反复阅读或者是填鸭式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检索学习法、有间隔学习法等等方法,首先要告知学生新方法要坚持才会看到这种学习方法的好处,不能半途而废。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看似老师和学生都很努力很辛苦,实际上却缺乏效率。而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结合在一起,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看似课堂上老师说得少了,但却更高有效率。同时,也向学生传授了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这可能是最有意义的地方,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老师如何教育学生,书中同样提了几条建议:1、向学生解释学习过程;2、教会如何学习;3、创造适宜难度的困难;4、保证透明度。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个伴随我们终生的事情,并将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美好。我们都应该坚持学习,提升自己。
【《认知天性》读后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