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雾化吸入用面罩吸还是用嘴吸?这 10 个雾化常见问题,一文帮你解决!

雾化吸入是呼吸科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雾化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 , 起效迅速 , 疗效好且全身不良反应少 。
但临床上 , 关于雾化姿势、持续时间、雾化液用量等方面仍存在众多误区 。
今天 , 笔者将详细解答「雾化治疗的 10 个疑问」 。
1
雾化姿势有要求吗?
雾化姿势可以选择站立 , 保持上半身直立或者半仰卧的姿势 。正确的雾化姿势应该是患者感觉最舒适的姿势 。
另外 , 考虑到雾化液倾倒的风险 , 所以不要完全躺卧 。[1]
2
雾化治疗要持续多长时间?
通常雾化时间(给予一剂药物的时间)取决于雾化药物的量和进入雾化器的驱动气流量 。药物用量越大、气流量越低 , 则雾化时间越长 。
【药物|雾化吸入用面罩吸还是用嘴吸?这 10 个雾化常见问题,一文帮你解决!】但实际操作中 , 随着溶剂的蒸发、储罐内药液的浓缩、气雾中药量的减少 , 气雾微粒将增大 , 雾化效果也会变差 。
雾化吸入治疗时间一般以 5~15 min 为佳 。[2]
3
雾化液 , 加多少量才合适?
由于雾化器本身的结构问题 , 临床常用的喷射雾化器 , 使用时约有 1~3 mL 的液体无法雾化 , 附着在挡板和储液罐内 , 这部分液体是无效体积(死腔容量) 。
增加雾化器里的溶液量(填充量)能减少药物因无效体积导致的剂量损失比例 , 但这样也会导致雾化时间延长 。
考虑到这两种因素 , 通常建议单次雾化液的体积在 3~6 mL 为适宜 。[3~4]
4
雾化吸入 , 嘴吸还是面罩吸?
事实上 , 雾化吸入可采用吸嘴或面罩给药 , 但吸嘴通常是更优的选择 。
原因一 , 面罩吸入可发生药物在面部和眼部的沉积 。尤其是在给予抗胆碱能药物时 , 这些药物的沉积可能会导致视力模糊、瞳孔散大和青光眼的恶化 。
原因二 , 面罩给药时 , 药物也会经鼻腔吸入 , 导致药物大量沉积在鼻咽部 。所以 , 雾化给药时应该优先选择通过吸嘴吸入 , 同时提醒患者治疗时紧闭双唇 。
对于持续雾化治疗的患者 , 为了提高患者依从性也可以采用面罩雾化 , 但选用密闭性好的面罩 , 同时引导患者用嘴吸气 。[5-6]
5
喷射雾化的气体量如何调节?
雾化效果与气雾粒径大小及单位时间内的气雾量有关 , 而较高的气流量可以产生更多量的气雾和更小的粒径的气雾 。
通常情况下 , 药液体积为 4~6 mL、驱动气流量 6~8 L/min 可产生理想的气雾量和雾化微粒 。
有时为了雾化一下粘性较大的抗菌药物 , 可能需要较高的驱动气流量(10~12 L/min) 。[2、3、7]
6
雾化时采用何种呼吸模式?
患者的呼吸模式影响着气雾剂在下呼吸道的沉积量 。呼吸频率快且吸气容积小时 , 肺内沉积较少 。
吸气流量过快 , 局部易产生湍流 , 促使气溶胶因相互撞击沉积于大气道 , 导致肺内沉积量下降 。
当吸气容量恒定时 , 随着潮气量的增加、吸气时间延长 , 深而慢的呼吸更有利于气溶胶的沉积 。
因此 , 应当鼓励患者在雾化时采用正常潮气量的慢呼吸模式 , 间断采用深呼吸的慢呼吸模式 。[2,3,8]
7
机械通气时 , 如何雾化?
由于通气管道和加湿气体的原因 , 给机械通气的患者雾化会有大量的药液颗粒沉积于呼吸机回路 。因此 , 机械通气的患者通常需要增加给药剂量一达到治疗效果 。[1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