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泛知识短视频难「造神」( 三 )
进入6月之后,快手再次加码,宣布推出大型直播活动“快手新知播”,联动100名知识大咖、50余家专业机构,以及超过1000名知识主播,这些专家、主播覆盖了财经、科普、科技、法律、人文艺术、职场16个垂直领域,计划在3个月内带来上万场直播 。
而7月初,好看视频也展开一场“好看CLUB轻知专列”的活动,邀请包括相声演员孙越在内的四名知识分享和三十位内容创作者 。
一笔笔资金被投入泛知识赛道,资本以极大热情挖掘互联网知识经济的乌托邦 。人们渴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知识 。
而广大投资者,则希望能在诸多扶持政策下,堆出一个个知识明星 。
03 难以复刻的传奇但真正要推动泛知识短视频行业起飞并不容易 。
泛知识短视频的根基在于创作者 。如今的视频行业,像罗翔、巫师财经、吴晓波、半佛仙人、无穷小亮等小部分拥有号召力的头部创作者十分有限 。
文章图片
B站UP主:半佛仙人
而扶持一个创作者从小白成长起来,所耗费的周期更为漫长 。并且,知识领域因其特性,创作者培养成长起来较其他领域更为不易 。如果没有专业、系统的知识,产出的内容就会浮于表面,更无法将知识深入浅出、兼顾趣味性、专业性与价值性地传递给观众 。
短视频平台短时期难以自产的情况下,只能想办法相互挖角,从而引发了之前的“巫师财经出走”等事件 。
但挖来的创作者,离开先前的土壤后,不一定能适应新的环境、并产生如先前的影响力 。
另一方面,哪怕是顶流创作者,也很难保证能长期高水准的产出作品,对基数更大的腰部和底部作者而言,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哪怕平台引入了大量的知识类创作者,也很难保证持续有高质量的内容产出 。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1.9%用户认为知识付费平台的广告和无效信息推送过多,有49.5%用户认为平台专业度不高、实用性不强 。
【投稿|泛知识短视频难「造神」】另外,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63.9%的受访者认为内容同质化是泛知识类短视频存在的最大问题,还有四成受访者指出泛知识类短视频的侵权问题严重 。
此外,在资本野性扩充泛知识赛道,大量创作者涌入后,也给视频生态造成了一定的问题 。例如先前抖音平台上一位“精通人性的女讲师”,此前因为讲述“三句话让男性为我花费18万”的夸张案例,一度破圈,遭尽嘲笑 。
更充分的例子是,罗翔火了之后,大量的“网红律师”开始出现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但这些“网红律师”有部分没有专业资质、或是缺乏实践经验 。甚至引进的并非一个专家,而是一个熟练扮演“专家”的人 。
大量“网红律师”将“引流+带货”视为生存法则,生产的作品通常有一个猎奇的标题,视频内容也主要以讲述骇人听闻的案件、辅以零碎的知识点解读为主 。
这些视频真的能学到法律知识吗?那倒不见得,用大量娱乐化的、博人眼球的稀释零碎的知识点,最后人们记住的是各种耸人听闻的案件、还是薄弱的知识点?
开菠萝财经曾采访过律师王一快,他提到短视频需要将法律问答做的越简单越好,但是法律有许多例外情况,短短两三分钟时长承载的信息量有限,不足以支撑法律的讲解 。
同理,大量财经、经济学、心理等领域的情况亦如是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