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五千亿天量资金投向医疗基建,能防住下一次疫情的突袭吗?( 四 )


另一方面 , 取决于落地的改革能否持续 , 公卫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否持续得到重视 。
以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建设为例 , 此次疫情中 , SARS之后迁建的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临床救治作用 , 上海更是因为临床救治能力的加持才得以作为全国的入境门户 , 接受并诊治了大量入境感染者 。
各地高歌猛进建设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之际 , 容易被忽视的是 , 哪怕是后来被认为是范本的上海公卫临床中心 , 17年来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 从迁建之初便加入的现任党委书记卢洪洲告诉八点健闻 ,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薪资没有吸引力 , 使得上海公卫临床中心迁建后持续面临人员流失的问题 , 医生人数从最初的200多人一度流失到不足100人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罗力等人在政府对传染病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的研究中 , 提出了周期性“重视-忽视”的现象 。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凤凰网连线的时候提到 , “财神跟着瘟神走 , 公共卫生过去一贯是这样的 , 没有传染病流行了 , 公共卫生就会低落 , 重视的人很少 , 因为公共卫生问题平常不是政府首长们经常想到的问题 , 只有传染病流行了他会想到 , SARS以后国家确实是很重视公共卫生建设 , 那时候给各级卫生疾控系统都盖楼买了设备 , 对急救中心也进行了建设 。但是以后的很长时间 , 特别是过去医改的10年 , 实际上是公共卫生滑坡的10年 。”
这一次 , 我们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 跳出这个“财神跟着瘟神走”的怪圈吗?
吴晔婷 |撰稿
徐卓君 |责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