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重新定义健康:《细胞》综述八大标志,不只是“没病”那么简单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粗浅地说,健康就是“没生病” 。但这一简单的定义并不能真正满足我们对健康的认识 。近日,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了一篇里程碑综述,详细描述了健康的八个核心标志,从整体组织、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等多个层面,对健康给出了系统性的新定义 。
细胞|重新定义健康:《细胞》综述八大标志,不只是“没病”那么简单
文章图片


▲组织和细胞的回收更新机制(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文章作者指出,自噬(autophagy)可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种细胞内回收机制 。动物实验中,通过遗传学操作、热量限制、禁食、抑制胰岛素信号或一些药物手段有助于延长健康寿命,其机制与自噬有关 。除了抗衰老活性,通过药物增强自噬还显示出对多种重要疾病的广泛影响,例如遗传性线粒体疾病、代谢综合征、动脉硬化、肝脂肪变性,以及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
标志4:网络“集成”
维持一个健康的生物体,涉及不同网络之间的“集成” 。从细胞内的结构,到组织器官,到人体与微生物群之间,不同的网络相互交织,很多要素在不同层次同时发挥若干作用 。
这意味着,疾病并非是“局部”的病理 。例如,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常见精神疾病(如难治性抑郁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精神障碍或代谢障碍以及癌症,又与肠道菌群的变化有关 。
标志5:节律和周期
精准的时序控制对于生物至关重要,心率、呼吸、脑电活动、肠蠕动,很多关键器官的功能都有赖于一定的节律 。激素的分泌、一些细胞因子的活性变化也分别有不同周期的波动变化 。
最受关注的一种生理节律,莫过于约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节律,也称为生物钟 。而轮班工作、睡眠不规律、睡眠质量差、频繁跨时区旅行、进食时间混乱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昼夜节律改变,已知与多种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包括癌症、抑郁症、糖尿病、肠道菌群失调等 。
细胞|重新定义健康:《细胞》综述八大标志,不只是“没病”那么简单
文章图片


▲健康的维系需要从分子、细胞到器官、整体的不同网络成功集成,这些网络通过生物钟保持节律同步(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标志6:内稳态的复原能力
体温、体重、血液酸碱度、血糖、血压、血氧浓度、激素浓度等无数生物学参数,通常总是维持在接近恒定的水平 。改变参数设定,往往导致慢性疾病 。某种激素过多或过少而内分泌失调,是体现稳态调节重要性的一个典型例子 。
这种内稳态的复原能力与遗传、神经、代谢、免疫和人体微生物组都有关系 。以肠道菌群来说,尽管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但对于同一个个体来说,细菌组成和活性通常在童年时期就确定下来,并在此后表现出很强的复原力 。这种复原力可以保护人体免受菌群失调相关的病理影响,如炎症性肠病,代谢综合征,心血管功能障碍、哮喘、结肠癌、孤独症谱系障碍等 。
【细胞|重新定义健康:《细胞》综述八大标志,不只是“没病”那么简单】弹性机制失效,最终导致衰老和疾病 。而以增强体内稳态复原力为目标的干预措施,有望促进健康 。
细胞|重新定义健康:《细胞》综述八大标志,不只是“没病”那么简单
文章图片


▲健康不断受到多种应激源的威胁,生物体使用不同的策略保持稳定,如内稳态平衡 。毒物兴奋效应、修复,以及尽可能让受损的组织器官再生(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标志7:毒物兴奋效应(hormetic)的调节
毒物兴奋效应,指的是暴露于低剂量毒素可引起保护反应,以免在暴露于较高剂量的同种毒素时遭受损伤 。作者指出,这个词也广泛用于描述低剂量应激源(例如氧化应激),引起细胞和生物体的适应性反应,维持体内稳态,增加生物可塑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