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从各国血脂指南,看中等强度他汀在中国人群中的地位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中等强度他汀更适合中国人!
降脂治疗是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基石之一 , 包括《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1]、《2018年美国心脏学会(AHA)血脂管理指南》[2]、《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AS)血脂管理指南》[3]在内的各国指南都强调了调脂达标的重要性 。
那么这些指南在降脂目标、策略制定等方面是否具有差异呢?在12月31日的超级访谈栏目中 , 我们邀请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郭小梅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刘承云教授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凌智瑜教授 , 为大家分析各国指南对于血脂治疗的不同推荐 , 并从中国人群特点入手 , 分析适合中国人群的调脂策略 。
联合治疗获推荐 , 他汀方案中外有别
对于不同心血管事件风险的人群 , 降脂目标的制定是不同的 。中国指南指出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为极高危人群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标应定为<1.8 mmol/L 。高危患者LDL-C目标为<2.6 mmol/L 。其他中危低危人群 , LDL-C目标为<3.4 mmol/L 。如果LDL-C基线值较高 , 不能达目标值者 , 至少降低50% 。
美国指南的推荐与之类似 , 极高危人群LDL-C目标值为<1.8 mmol/L 。2019年更新的欧洲指南策略则最为激进 , 将极高危患者LDL-C目标值降低至1.4 mmol/L 。
郭小梅教授表示:“医生给病人开他汀类的药物之前 , 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 , 病人的血脂水平有多高;第二 , 病人的危险分层 , 这是决定病人治疗目标的基本根据;第三 , 病人血脂水平距离目标有多远 。明确这三个问题后 , 再考虑药物选择 。“
对药物选择 , 刘承云教授表示:“他汀治疗始终是降低胆固醇治疗的基础 。美国及欧洲指南均推荐了他汀+依折麦布和(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联合达标策略 , 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
两位教授提到 , 中国与欧美的指南都强调高危与超高危患者应尽可能降脂 , 并且根据每个患者血脂的基础值和目标值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那么中国与欧美指南对治疗方案的推荐是否有区别?这种差异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对此 , 郭小梅教授指出:“中国和欧美指南的他汀类药物推荐有显著差异 , 这种差异基于三个原因:第一 , 中国人群和欧美人群的血脂水平有差异 , 与西方人相比 , 中国人群血脂水平轻中度偏高的患者占多数;第二 , 中西方患者基因有差异 , 因此对他汀的耐受性、疗效等也存在差异;第三 , 一开始不给予大剂量他汀治疗有利于节约经费 , 更适合中国的经济情况 。”
中国指南推荐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 , 起始宜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 , 根据个体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 , 必要时考虑联合治疗 。如果联合治疗仍不达标 , 再考虑调整他汀的剂量与种类 。欧美指南则均推荐在大剂量高强度他汀治疗的基础上 , 再考虑联合治疗 。由各方面看来 , 中国的方案更安全稳妥 , 可行性更高 。
刘承云教授表示非常同意郭小梅教授的观点:“欧美指南推荐大剂量高强度他汀 , 但中国人群需要考虑肝脏耐受性的不同 。与欧美人群相比 , 中国人群应用他汀后出现肌痛和肝酶升高的风险更高 , 应用高强度他汀的风险也更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