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国美们的“无解”零售棋局( 四 )
在多元化业务的高峰时期,苏宁集团已经涵盖零售、物流、金融、科技、地产、文创、体育、投资八大业务板块 。
用《让子弹飞》中的一句台词来形容,“步子太大,咔,容易扯着蛋” 。
多元化扩张没能给苏宁带来快速增长,反倒是将苏宁拖入了债务泥潭 。2018年,苏宁零售布局生鲜业务,2020年累计开店306家,到了2020年季度,生鲜门店仅剩8家 。在便利店业务方面,2019年,苏宁小店亏损已经高达22亿元 。
在体育业务板块,投入5.23亿买下江苏舜天俱乐部,斥资2.36亿买下国际米兰68.5的股份 。但根据国际米兰财报,2018—2019财年,俱乐部亏损高达4840万欧元 。
此前,江苏国资成立的新零售基金二期以及阿里、小米、海尔、美的、TCL等产业投资人成为了苏宁的新股东 。7月12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张近东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在新董事长任命前,由任峻履行董事长职务 。自此,苏宁债务危机告一段落,张近东也失去对苏宁的绝对控制权 。
苏宁与国美相似的是,在行业变革的关键时期,两者在战略上,都缺乏一种长期战略穿透能力 。
什么是长期的战略穿透能力?实际上就是企业组织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围绕一个明确的长期目标,进而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策略,通过三年、五年乃至更长期的执行能力去落地的综合能力 。
以微软和百度为例,在移动化转型失败之后,微软CEO纳德拉重新确立“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方向,通过发力云计算业务实现了二次增长 。百度方面,则是确立AI战略方向,市值一度破千亿 。这里面体现的其实就是一种长期战略的穿透能力 。
对于苏宁而言,多元化的扩张是其缺乏战略穿透力的具象化 。对于国美而言,组织架构变动带来的混乱似乎使其难以贯彻有效的长期战略 。
影响国美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黄光裕与陈哓的权利之争 。在黄光裕入狱之后,此前国美收购的永乐电器创始人陈晓一度掌权国美 。直到2011年3月9日,国美宣布张大中为公司董事局主席,陈晓以家庭理由退出国美 。
2020年,国美在人事方面调动频繁,任命向海龙为国美在线CEO的同时,还任命张德炬为国美电器公司CEO,林超为国美家公司CEO……今年7月份,有媒体爆料向海龙出任国美在线CEO不到一年已事实上“离职” 。
国美、苏宁们面临的问题,本质上似乎都是一个问题:
面对行业变革都意识到了转型的重要性,但却在组织架构、管理制度等方面,始终落后于整个时代 。
时代周期下,企业的转型发展,涉及到几个关键的转变 。
第一,企业的转型变革往往是自上而下的,这意味着需要决策层底层思维的改变 。
商业的迭代往往是从认知迭代开始的 。以智能手机行业的变革为例,乔布斯之所以建立起以ios为核心移动商业生态,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操作系统作为入口能够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如果决策层认知没有迭代,那么企业转型升级便是无源之水 。
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国美还是苏宁,转型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就是缺乏足够的认知迭代 。
天道轮回,苍天饶过谁?如今沸沸扬扬的阿里“陪酒门”背后,可能也透露出以决策为核心的组织架构体系,到了一个新的迭代阶段,不断的迭代也是组织的宿命 。第二,穿透企业转型中最重要的变革,是组织架构的变革 。
对于企业而言,决策思维的迭代带来的顶层战略的设计能力,而组织结构的变革,则是对执行能力的一次结构性调整 。
参考2018年9月30日腾讯第三次组织结构变革,调整之后的腾讯,有了更多的资源去做B端业务,从而能够把握住产业互联网增长的机遇 。
推荐阅读
- 投稿|一度超越微信登AppStore榜首,但“元宇宙”社交也难逃“月抛”魔咒
- 投稿|陕旅饭店集团破产重整,昔日“混改模范”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 投稿|即视角|出海正当时: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市场观察
- 投稿|“东南亚小腾讯”跌入谷底:受阻的业务飞轮撑不起千亿市值
- 投稿|员工行为几乎全裸?深信服“监控门”背后
- 投稿|信任危机?一场针对民族企业的商业“阳谋”
- 投稿|体量庞大,微软还能突飞猛进吗?
- 投稿|估值近百亿,从下沉市场走出来的书亦烧仙草,凭什么成黑马?
- 投稿|浑水创始人遭FBI搜查,屠龙者终成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