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孩子不会自理?罪魁祸首怕是你

孩子|孩子不会自理?罪魁祸首怕是你
文章图片


实验一开始,Deci和Ryan让学生们破解“索马立方” 。A组的学生每破解一次,便能够获得一笔奖金;而B组中破解谜题的学生没有获得任何奖励 。
一段时间后,Deci和Ryan告知学生们实验结束 。他俩走出教室,对室内的学生暗中进行观察 。
Deci和Ryan发现,当他俩离开教室后,相较于没有物质激励的B组学生,有物质激励的A组学生中有更多人放下了手中的“索马立方”,跑去翻阅放置在一旁的杂志 。而B组的学生中有更多的人选择继续破解谜题 。
这个实验传递的信息非常明了:
当一个人被外在奖赏(如金钱、奖牌、礼物)激励而从事一件事儿的时候,如果外在奖赏消失或者不再使这个人感到满足,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此撒手不干 。
同理,如果我们用物质激励孩子承担自我整理的事务,我们会发现,时间越久,我们需要付出得越多,才能满足孩子愈发膨胀的胃口,才能成功地“肯请”孩子“勉为其难”地自理 。
因此,要让孩子能够发自内心地愿意自理,需要我们调动TA的内在动力 。换句话说,就是让孩子从自我整理这件事儿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
可咋办呢?毕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实在是太爽了 。
别说,还真有 。
下面让我们用另一个实验和大家讲解如何让孩子愿意并乐意自理 。
这样的孩子爱自理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学者Mary Parpal和Eleanor Maccoby发现:
游戏中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模式,极大地影响游戏结束后孩子是否愿意自主收拾玩具 。
实验中,两位学者针对3-4岁的儿童分别设计了“儿童主导式”与“成人主导式”两种亲子游戏互动模式 。
模式一
儿童主导式
在“儿童主导式”模式中,家长全程让孩子把控游戏的发展方向与规则 。游戏中的家长的行为呈现以下特点:
1.不问孩子任何问题(“这个积木是什么形状?”)
2.不给孩子任何建议或指令(“你为什么不试试把它换一个方向呢?”、“让我们一起来开小汽车吧!”)
3.不否定、批判孩子的游戏方式或内容(“警察不是这样当的!”)
4.常常描述孩子的行为(“你正在搭一个房子 。”)
5.常常模仿孩子的行为
6.总是听从孩子的建议和指令
7.常常表达与孩子共同游戏的喜悦之情(“这个游戏真好玩!”)
模式二
成人主导式
在“成人主导式”模式中,家长在游戏中替代孩子成为了主导者 。相较于“儿童主导式”模式中的家长,“成人主导式”模式中的家长:
1.总是问问题
2.总是给孩子提建议或指令
3.总是否定、批判孩子的游戏方式或内容
4.偶尔描述与模仿孩子行为
5.偶尔表达共同游戏的积极情绪
游戏持续15分钟后,家长需要请孩子自己把玩具收拾好 。在整理过程中,家长不可以通过“哄”或“恐吓”促使孩子遵守指令 。
大家猜一猜,哪一种游戏互动模式下的孩子会愿意收拾玩具呢?
数据分析显示:“儿童主导式”模式下的孩子显著地表现出了积极的整理行为,而“成人主导式”模式下孩子明显不愿意自己收拾玩具 。
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在没有外在奖赏的前提下不愿意收拾玩具,用前文的话来说,就是“缺乏内在动力” 。
发展心理学有一个“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它指出当一件事情能够同时满足人的自主感、胜任感与归属感时,人就会有充分的内在动力做这件事情 。
孩子|孩子不会自理?罪魁祸首怕是你
文章图片


那么,是否是因为“儿童主导式”模式下的孩子比“成人主导式”模式下的孩子更能体会到“玩具整理”所带来的自主感、胜任感与归属感,才会更愿意整理玩具呢?接下来让我们来一一分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