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柑|奈雪的茶让“油柑”变成了一种网红水果,然后呢?

油柑|奈雪的茶让“油柑”变成了一种网红水果,然后呢?
文章图片


盐水浸油柑 。
Essence of Life. SM
元朝覆灭后,三勒浆又随之烟消云散,但油柑还在 。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写油柑「可蜜渍,盐藏」,与现在流行于两广地区的吃法无异 。直到清朝,油柑「不至吴中(今江浙一带)」,油柑的第二次北上之路宣告失败,但食用风俗却在南方保留了下来,成为一种地域性极高的小众水果 。
「春天开花,夏季坐果,暮夏中秋时节成熟」,在如今的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仍可见当地人采食和加工油柑的身影 。广西隆安人称之为米含,云南文山人呼作望果,哈尼族和傣族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称呼 。小小一只油柑,承载起生活中微小的甘甜 。
油柑|奈雪的茶让“油柑”变成了一种网红水果,然后呢?
文章图片


新鲜油柑搭配水或茶食用,格外有回甘之效 。
Lovefoodeat.com
闽南有句民间谚语,「甘回味甜,越吃越少年」 。油柑最为简单的吃法,便是生食 。每年八九月份,南方小城的路边就支起了摊,摆着各种甘草水果,行色匆匆的路人总也忍不住慢下脚步,将目光落向油柑,让商贩抓上一把,边走边吃 。
果实表面似有一层光滑的油脂,声音清脆如青梅,初入口苦涩先涌来,只需片刻,便是回甘清甜,这也是名字里柑(甘)的由来 。潮汕人喜欢用它配茶,呷一口茶,食一颗油柑,免不了感叹人生该如此果,五味杂陈 。广西和云南人的吃法更粗犷一些,蘸盐、蘸酱油、蘸辣椒粉,酸甜苦辣咸,又是另一番滋味 。除了生吃,当地人还会泡上两罐腌油柑,遇到头疼脑热就挖出来吃两颗,已经成为一种默契和习惯 。被糖水腌过的油柑,多了几分温润,少了一丝涩感 。又或是将油柑充分舂碎,煮成油柑水饮用,甘甜入喉 。
油柑|奈雪的茶让“油柑”变成了一种网红水果,然后呢?
文章图片


在产品「霸气玉油柑」的介绍中,清晰写明油柑属寒凉性水果,部分人群初次食用可能会出现肠胃不适等症状 。
奈雪的茶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爆红的油柑饮品,除了味道清奇之外,你会发现「通便神器」四个字被放大加粗 。在霸气玉油柑的商品详情页,清晰写着「部分人群初次食用可能会出现腹泻等不适症状,不建议孕妇、儿童以及肠胃不适等人群饮用」 。
据此,奈雪的茶品牌营销中心负责人刘彦利表示,「食用油柑后的反应,因人而异,品牌会及时关注消费者的反馈和建议,不断迭代产品 。其实最初研发时,油柑汁浓度更高,产品上市时,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调整 。」
油柑|奈雪的茶让“油柑”变成了一种网红水果,然后呢?
文章图片


晒干的油柑 。
Pinterest
人们在最早食用油柑时,便有不少功效的记载 。它在我国有千年的入药历史 。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写到油柑「苦甘寒无毒,主风虚热气」,《本草拾遗》主张治疗脱发的效果,「主补益,强气力 。取子压取汁和油涂头生发,去风痒,初涂发脱,后生如漆」,随后的《本草纲目》更是说其「久服轻身,延年长生」 。
这些古书记载的疗效并没有现代医学的理论支撑,而今天国内对它的认知,大多源自《中国药典》:「余甘子甘、酸、涩,凉,归肺、胃经 。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 。2002 年,油柑(余甘子)被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果实富含丰富的丙种维生素,供食用,可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治咳嗽、喉痛,解河豚鱼中毒等 。」
回溯药典也好名单也罢,只是匆匆带过几笔诸如「健胃消食」「清热解毒」的关键词,至于个中缘由,鲜有资料记载 。油柑何以有此奇效?不如换一个角度去考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