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洛的恒河猴实验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温度和50000次拥抱。”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小飞老师喜欢的自媒体人连岳说的。
当然,不是说只能拥抱50000次孩子才能健康成长,40000次和60000次就不行。这个数字,是为了强调拥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从事教育这些年来,小飞老师看到了数不胜数的育儿方法,有些简直就是对孩子的折磨,但还是有很多家长在自己孩子身上运用。

比如,哭声免疫法、训练孩子睡眠的半抱法等等。

甚至包括之前小飞老师讲到过的延迟满足训练,也很容易在执行起来时伤害到孩子。

因为,一切所谓的方法,技巧,都是建立在爱之上的,爱没有给够,这一切方法都无效,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有一个叫哈洛的心理学家,为了证明爱在养育婴儿中的绝对性地位,找来了一帮幼猴来做试验。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他把幼猴们单独关在笼子里,里面放两只假母猴,一只是有奶水的铁丝猴,一只是没有奶水的绒布猴。

结果哈洛发现,幼猴除非饿极了去吃奶,否则绝不接近铁丝猴,反而整天蜷缩在绒布猴身边。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哈洛制造出刺耳的噪音和恐怖的蜘蛛去吓唬幼猴,它们只往绒布猴身上爬,然后平静下来,如果把绒布猴拿走,它们就缩成一团,吓得尖叫,但也不会靠近铁丝猴。
这个试验足以说明,就算两个都是假妈妈,小猴子也只会依恋触感好的、能感到温柔的绒布妈妈。

那些被绒布猴和铁丝猴养大的小猴子,长大后性格孤僻、抑郁、暴躁、无法开心玩耍,而且没有了生养后代的能力。它们不跟异性交配,即使被强迫配种的母猴,绝大多数生下幼崽后,也没有能力抚养,它们会虐待、无视、甚至杀死自己的孩子。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于是哈洛得出结论:不是有奶就是娘,有爱的才是。
所谓的爱,是指给孩子抚摸、拥抱、安定和温柔。

有的家长总是说,我抱起砖就没办法抱孩子,放下砖就养不起孩子。所以他们总想让孩子听话,不给自己找麻烦。为了孩子听话,他们可以恐吓、威胁、打骂、冷暴力。

然后还为自己辩解说:“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啊。”

给孩子好的物质生活是爱,但不能算是合格的爱,更没什么可以拿出来说的。

人是情感类的动物,你忙归忙,难道一天半个小时陪小孩的时间也抽不出吗?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孩子需要的爱,没有上限,但有下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