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不可能,突破完美主义

超越不可能,突破完美主义 ——第一次地理高考模拟原创试题命制总结
在完成人生第一份试题命制后,我发现自己真的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而且对命制试题有了上瘾的感觉,近二十天琢磨、修改完善的过程中困难多多但也是一一突破,感慨颇多,一次次打破着自己的完美主义,更加真实的行动。
亲自命制原创试题之前,自己觉得见识过大量的试题,题库资源的获取也是非常容易,工作这几年中身边试题命制活动见的少,就浅薄的自认为身边能很便利的获取大量高质量的试题资源,没必要自己命题。所以从来没有尝试过。接到任务后,觉得这是一个大难题,最初有畏难心理,但换个角度想试试吧说不准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别人能做成的我也能,更何况还有刘老师指导,顿时有试一试的冲动。为了能做好我就乘早准备拆解成小行动。
突破完美主义 查阅试题命制的文献,学习试题命制的步骤和方法,认真研读时摘抄出来一些方法和原则,翻出来高三正在使用中大量的试题,从设计者的角度观察每组试题的材料和问题的匹配以及答案的设计。
困难与突破:

1、 知识点与素材的选择:如果按照考查的知识点命题,知识点非常的多,知道可以按照高考考纲选择考点,无奈第一次命制按考纲反而设置了障碍。按照考查的知识点设置试题需要寻找情境素材,素材选择的方式非常的多,但平时积累的主题比较零散一时没有头绪,也非常的耗时。一时觉得难度很大,大脑很警觉的告诉我这是第一次命制,只需要命制出来试题就行,暂时不需要做的多么规范,在命制出几道后可能就有思路了可以回过头来再调整。工作室活动时可以继续学习修改优化。因此,就调整思路,《国家地理》资料权威、真实,选取能命题的素材资料,先设计地理试题。打开了思路后,连续设计了三、四组相关的题组。而近期高三复习到农业专题的模拟试题中碰到几个新名词,百度查阅进一步拓展为试题,为了尽可能达到原创与特色,尝试从《宁夏人文地理》中收集素材,从其他角度设计试题。
2、选择题选项的设计。明确了考查的知识点,明确参考答案是对试题的一种合理解释,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的再复习与提升,利用干扰项能引导学生思维。遵循“细化量化、赋分合理、表达和逻辑无误、表述简洁规范”等原则,发现选项的设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试题的难易度,正向选项和负向选项以及多选项的设置也是为考查思维能力的一个方面。最后决定在设问和选项的匹配中先做到“表达和逻辑无误、表述简洁规范”的前提下,简化选项,以简单题为宜。选项和设问的设置方面后续再进一步和大家学习修改。先形成最小1.0产品吧。
3、命题的立意和双向细目表的设置。查资料时没有明白试题立意的作用,也没有提到双向细目表,这一部分有遗漏,工作室活动交流时有新的学习,随后查阅高考试题解析,加深命题立意的理解。设计双向细目表时发现这是试题命制的导航,能都明确考点考查范围难度和能力要求,按双向细目表命题才能体现科学、严谨高质量。
小确幸与收获
1、问题设计:找到素材后,结合命题的原则设计问题时非常的顺畅,这可能和我们平时大量接触试题有关。所以,素材的选择和简洁、严谨方面能够很好的把握,能够清楚的明确考查意图和具体考查的基础知识。答案的设置比较流畅。
2、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亲自命制试题本身对地理教师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科研能力都有提高,自己命制的题目更加符合学情,更具有针对性。有了命题的目标驱动,做题时大脑更加的敏锐,能跳出试题,从出题者的角度做题,找到考查的意图和考点。遇到各种类型的素材都能与命题建立联系,开始有意识的收集素材,建立素材库。近期的高三的复习中对“地理核心素养”的体现和高考“四项基本能力”的考查要求,有了深入的理解。
3、迈出了第一步:第一次试题命制虽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我迈出了第一步。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解决的过程中及时觉察停下来自己想要做好的欲望,知道第一次命制肯定不是质量很高,先做自己能做到的。打破完美主义期待。感谢刘老师给我们的机会和难题,“逼”自己一把,超越不可能,超越适可而止的惰性和超越自己对自己的手下留情。
附:高考原创模拟试题命制中相关素材
(1)命题立意-—定位要明确
命题立意——命题的意图和主旨指试题要考查什么地理知识和内容、考查哪些方面的能力,这是试题考查的目标和要求,是地理原创试题的核心。它主要受地理的教学目标,考查目(会考、月考或高考模式)、考查范围和时间限制等方面影响。
地理试题是检测地理学习目标的工具,试题的编制要符合新课标理念,要体现三维目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主要通过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感知-概括-应用”提升学生地理能力。
立意是试题命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能力为主导,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地理原创试题命制过中对“四项能力”的理解和考查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此让学生领会命题意图,主干知识的考査凸显了地理学科的应用值,利于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成功解读材料中的有用信息,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则强调知识的迁移应用是学生答题的关键所在
(2)注重思维培养
原创地理试题在对知识能力考查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学习的灵魂和核心。原创试题时应该做到:利用感性的材料,强化语言的表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情况,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结合地理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精心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地理思维能力立意是建立在知识考查基础之上,考查学科思维能力、考查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按照立意的要求设置问题情境,从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设问,训练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超越不可能,突破完美主义】(3)试题情境材料的选择
根据命题立意的要求,选择和创设试题的背景情境材料情境选择要突出,选取高质量的情境材料和信息是命制高质原创地理试题的关键。情境材料必须具备真实性、生活性、科学性、典型性、规范性,能够降低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难度,有利于问题设置和参考答案的编写,提高试题质量。有效的情境材料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进阅读情感,反映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并进行知识的迁移。也是对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一种考查。
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贴近日常生产生活实践,创设的情境材料要注重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可以从国内外重大事件中挖掘素材,从生产生活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挖掘素材,寻找它们与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材的契合点。典型材料选取方式很多,如关注新事件、新背景,其中像自然灾害、全球变化、区域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工程建设地理大事件等;还可以通过专业网站、书刊、新闻、高校教材获取,以及旧图新用、素材
整合等。
(4)情境材料的应用要反映出分析问题和知识迁移能力
背景材料呈现出的内容应该是所学过的某一(某一类)知识的投影,是课本知识的现实反映。设置的材料能够给学生提供什么信息,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出来,这也是解题的关键;同时在获得信息反馈后能结合所给的信息进行知识的迁移,促成知识迁移能力的
(5)设问要科学、简介、严谨
地理试题的设问是试题对考生限制需要回答内容的具体规定,是体现立意的关键,设问应紧扣材料、设置巧妙、指向明确、严谨科学。设问的编制一定要和立意要求相符合。同时原创地理试题应当具有积极的正面效应,应当赋予学生充足的正能量,通过试题情境材料的设置、信息的呈现,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地理热点和焦点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人生观。
不同的行为动词表述的要求不一样,像说出、说明、分析、简述、对比等,这些行为动词对设问内容的回答要求是不一样的;中心词是立意的高度概括,也是试题考查的主旨内容;限定词,是必须规定(或限制)学生回答的地方。
地理试题有一定的阅读量,设问要扼要,无地理学科的科学性错误,选择题组及综合题中小题与小题之间的难度设置要合理,有较好的区分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的差异性、知识点的难易度、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命制的试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梯度。设置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要注重在考查学科知识基础上的地理能力考查。
(6)答案编写唯一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答案是试题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答案与评分参考的试题不能称为完整的试题,选择题答案的唯一性,能与其他选项不同,与设问要求一致,学生经过分析思考能判断其正误。综合题的参考答案要简洁明了,参考答案是对试题的一种合理解释,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的再复习与提升,同时要能引导学生思维。所以在编写答案时,应把握“细化量化、赋分合理、表达和逻辑无误、表述简洁规范”等原则,从而真正地发挥参考答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华明.例谈原创地理试题的命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3(49)
[2]朱继伟.原创地理试题的命制方法与原则[J]地理教育2016.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