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有梦想的母亲,为什么是可悲的())
你嫁的男人会知道他喜欢吃什么样的蛋。他可能不喜欢你做的蛋,所以,一位好妻子,应该掌握蛋的六种基本烹饪方式。
以上这段对妻子要求如此苛刻的话,出自华裔女作家伍琦诗的《无声告白》。
父母都是科学家的伍琦诗,跟随父母从香港移民到美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移民二代。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她,喜欢写作,曾多次发表作品,《无声告白》是她用了六年时间写成的。
2014年,《无声告白》获得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最佳图书等多个奖项,填补了华裔作家在欧美主流文学界的空白。
《无声告白》通过一个悲情的故事,明暗交织的的线索,讲述了在美国西部一个小镇上,一个华裔家庭里最受父母宠爱的女儿莉迪亚突然死亡,从而将这个家庭中的所有遭遇和矛盾展现出来,引发人们对华裔的身份危机、人生成就、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的思考。
这本书,所反映的社会家庭问题是多方面的。但 故事的起源是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为了让女儿实现自己当医生的梦想,却忽视了女儿在成长道路上所需要的友情与理解,最终引发女儿的叛逆,当女儿决心做个真实的自己时,却不幸意外溺水而亡。
文章图片
玛丽琳沉浸在失去女儿的悲痛中,直到在女儿的房中整理女儿的书架时,她才慢慢地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女儿。
白人女孩玛丽琳不惧别人异样的眼光,勇敢嫁给詹姆斯,并在婚后相夫教子,作为妻子和母亲,从表面上看,她是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和妻子,但实则不然。
她的一生,是为梦想活着,却从未实现自己的梦想,是一个可怜又可悲的母亲。
【《无声告白》(有梦想的母亲,为什么是可悲的())】1.每个女人,都曾年少如花,有星辰大海
玛丽琳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医生。她优秀出众,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剑桥最顶尖女子文理学院拉德克利夫学院。
在拉德克利夫学院,她为了实现医生的梦想,选修了化学。她是化学课上唯一的女生,因此被老师嘲笑,被男同学轻视。她无视这些不认可,努力学习,用第一名的成绩让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
优秀的她,一直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直到在大四时的历史课上遇到了教美国历史的詹姆斯 ,对詹姆斯一见钟情的她,课后主动去找詹姆斯,献出了她人生的第一吻,之后和詹姆斯相爱,并意外怀孕。只好迫不得已放弃学业,不顾母亲的反对和詹姆斯结了婚。
结婚时,她以为梦想只是暂时的中断,用不了多久,她一定还会重回校园,将所剩的学科学完,实现她的医生梦想。
文章图片
华裔作家伍琦诗
但现实是残酷的,婚后的她不但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甚至因为詹姆斯的大男子主义,也从未出去工作过。
玛丽琳的故事,让我想起好多年前,看过一部韩剧,剧中的母亲含辛苦茹苦将几个儿女养大,儿女们各自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愿望。在剧的结尾,女儿们围上在妈妈身边,问妈妈的梦想。妈妈含着泪说,倘若再年轻一次,她也想去留学,想去干好多好多的自己想干的事。
大概每一个妈妈在没有成为妈妈之前,都有星辰大海的梦想,那些曾经的梦想,激情都随着琐碎的家庭生活,而一点点被磨去了痕迹。
终日面对的是家人的一日三餐,接送儿女,辅导作业,洗洗涮涮。
2.你的梦想还在吗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玛丽琳曾经做过很多的努力。在上高中时,她曾经向校长申请和男生一样去上手工课,而被校长驳回。为此她不断在家庭课上故意做错事情,希望能够放弃上家政课,但最终事与愿违。
文章图片
这是玛丽琳的悲剧,从本质上来看是她不正确的抵抗导致的,这种思维延续到了婚后生活。
婚后忙碌的生活,让她渐渐地不再去想梦想,激发她再一次重拾梦想的,是她母亲的去世,带给她的心灵震撼。
她才如梦如醒,似乎有人在她耳边喊:你母亲死了,最终,唯 一值得纪念的就是她烹调的食物。
于是玛丽琳忧心忡忡地想起她自己的人生:一连几个小时准备早饭,晚饭,把午饭放进干 净的纸袋。给面包片抹花生酱需要那么长时间吗?做鸡蛋需要那么长时间吗?单面煎的给詹姆斯,煮熟的给内斯,炒鸡蛋给莉迪亚。一位好妻子,应该掌握蛋的六种基本烹饪方式。她难过吗?是的。她难过。为鸡蛋难过。为一切难过。
整理母亲的遗物时,发现母亲连一张照片也不曾留下,遗物中也没有值得保留的东西。在那一刻,她突然觉得母亲的一生太过渺小,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不曾留下任何痕迹。
她难过,是为她母亲,更是为她自己。她想起自己每天用几个小时为家庭准备早餐,根据每个人的喜好,烹饪鸡蛋。
这种感觉让她恐惧,她害怕自己也像母亲那样碌碌无为地活一辈子,如蝼蚁般悄无声息,碌碌无为。
文章图片
那种不甘心,如虫噬,如大鞭,让她痛苦,也让她惊醒。
梦想用一种悲伤的方式再次走向了她。
为人妻为人母,几乎是每个女人的人生必修课。为此而放弃自己那美丽梦想的,不计其数。
那未曾实现的梦想,只在夜深人静时将它打开,细抚一番,再次尘封。
3.最可悲的实现梦想的方式,就是将梦想转嫁
玛丽琳在整理完母亲的遗物后,漫无目的地开着车,潜意识里来到了医院。看到她的邻居伍尔夫医生,在医院受人敬重,她首先想的不是觉得这个女人这么厉害,而是想“她没有丈夫,她放任儿子成为野孩子。没有丈夫,没有孩子,了许这样就有可能了。我原本也能做到的。”
于是她选择了悄无声息地离家出走,以为没有丈夫和孩子的羁绊,她的人生就可以改写。最终还是抵不过对家人的思念和再次怀孕,而重新回归家庭。
文章图片
回家之后的玛丽琳,被莉迪亚告知,她把她的烹饪书扔掉了。对于5岁女儿的这个举动,她悲喜交加。
虽然自己不能再继续实现自己当医生的梦想,但她的女儿可以。她认为女儿是有天赋的,也误 以为女儿扔掉烹饪书,肯定是不喜欢在厨房里碌碌无为一辈子的。因此,她将梦想转嫁到了女儿身上,希望女儿来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
玛丽琳在心中用金线为莉迪亚编织了一个华丽的未来,她相信女儿也希望拥有这样的未来:莉迪亚穿着高跟鞋和白大褂,脖子上挂着听诊器,莉迪亚站在手术台前,周围的一圈男人敬畏地观摩她娴熟的技术 。
这是她给莉迪亚编织的美好未来。这个金灿灿的未来,让她从失去自己梦想的悲伤中走了出来,着手开始打造莉迪亚的未来。
文章图片
她不再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家人的一日三餐上,不再给家人准备丰盛的早餐,而是让他们吃方便食品。
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莉迪亚身上,而忽视了她的另外俩一个孩子。她给莉迪亚买日记本,希望她记录每一天不平凡的生活,让她放弃和同学的社交活动,去参加科技展,让她提前学习高二的课程。
这一切的一切,她以为是为女儿好,女儿只要按照她设计好的生活学习之路走下去,一定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和未来。
她所做的这一切,像一堵墙一样压着莉迪亚,但她为了不失去母亲,只能讨好地做着母亲喜欢做的事情,只不过事与愿违。她不及格的物理成绩,也未能让玛丽琳从梦想中醒来。
她只关注着女儿的学习,女儿的形单影只她从未发现,也没有发现女儿在生命的最后半年里,和谁在一起。
文章图片
直到在女儿溺水而亡后,玛丽琳才发现女儿不喜欢她强加给她的人生之路。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而最终将理想转嫁给儿女的家长比比皆是。但大多数时候,父母给的,不一定是他们想要的。
那些“为了父母,我要考上重点大学。”“我母亲让我学舞蹈的,可是我不喜欢。”的呼声,父母是听不见的。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有这样一段话。
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文章图片
父母将自己的意志转嫁给儿女,这不仅会伤害亲子关系,也会让子女的生活陷入悲伤和压抑。
玛丽琳的悲哀就在于她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将理想转嫁给自己的女儿,但她却不了解自己的女儿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直到女儿意外身亡,女儿对于她来说,仍然是一个被层层包裹的茧,她一点一点地剥着,才了解了真正的女儿。
所以,有这样梦想的母亲是可悲的。这样的母亲自以为给孩子的是金光大道,为孩子设计每一个人生环节,把孩子当作机器,输入他们自己的梦想,让孩子去替他们实现。
文章图片
4.结语
家庭和孩子,是千万母亲人生路上不能逃避 的现实,有时为了家庭和孩子而不得不放弃梦想,这些母亲原本才华横溢,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光鲜亮丽,有大好前程。但为了家庭和孩子,只能布衣钗裙,甚至蓬头垢面。
但这些都不是我们去捆绑孩子人生,让孩子帮我们实现梦想借口。
我们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并且不能因为家庭和孩子就放弃自己的梦想,更不能将自己的梦想,寄生在孩子的身上,折断了孩子自己梦想的翅膀,让孩子也在失去梦想的痛苦中度过一生。
这样的母亲,是可悲的。
推荐阅读
- 慢慢的美丽
- 《真与假的困惑》???|《真与假的困惑》???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 《跨界歌手》:亲情永远比爱情更有泪点
- 诗歌:|诗歌: 《让我们举起世界杯,干了!》
- 期刊|期刊 | 国内核心期刊之(北大核心)
- 《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第26卷(Invasion篇)发售
- 人间词话的智慧
- 《一代诗人》37期,生活,江南j,拨动心潭的一泓秋水
- 广角叙述|广角叙述 展众生群像——试析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 书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