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用《如懿传》解锁“完美”的定义

追了许久的《如懿传》终于迎来大结局,吐槽声却久久未能结束,从最初对周迅和霍建华两个40岁年纪的人,去饰演十几岁的青樱弘历的些许冷嘲,到服装以及剧情进展的各种热讽,观众们始终没能如愿以偿,结局一片凄凉。
这让我想起上高一时候,某个语文老师郑重地强调完美的定义:完美,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坏给人看!也许是因为得不到、求未果,所以完美也就永远留在了心中。
就像《如懿传》中青樱请求太后赐名的时候,太后赐名如懿,也曾说:若能如意,就很不错了。想来太后毕竟是经历比如意多,也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然而若干年后,当如意经历过各种被陷害、受屈辱的宫廷生活后,她依然是那个直爽、坦然的青樱,她重情重义、她正直善良、她果敢明理,但她却用情至深,坚守着初心直至最后,她心中一直住着属于青樱的少年郎,她依然记得一生一次一心动的誓言,她不为荣华、不求富贵,只期待平凡夫妻的暖心陪伴,而她终究还是失望了。
如意曾送给皇上一个手绢,上面绣着“青樱”和“弘历”,皇上十分珍惜,也一直小心珍藏着,这是他们相守一生的誓言,最后却双双断发各自天涯。
在皇上还只是“弘历”的时候,就特别喜欢青樱(如意),当额娘反对他选择青樱(如意)的时候,他毅然地去求情,保住了如意的侧福晋,也就有了后面几十年的相伴之情。
宫廷生活并不容易,你想安稳度日,别人却想着争宠宫斗、栽赃陷害,如意最初的日子挺不容易的,她经历被嘲讽、被诬陷、被打入冷宫,才迎来后面皇上的后悔和爱怜。然而,此时的皇上,先是天子,然后才是夫君,这是他的为难之处。
后宫的争斗不足为奇,最怕的是因为嫉妒、因为想上位而不择手段,为此丧失了后宫多条人命,如意不得不开始防备和反击,但她始终心存善良,感激着曾经的救命恩人——凌云彻。
然而当她和凌云彻的流言传得沸沸扬扬时,一向信任她的皇上却起了疑心,这也是后期悲剧的开始。如意虽正直善良,但也直爽,这点在爱面子的皇上面前一点也不讨喜,如意和皇上的感情便在和皇上一次又一次的误解和争执中越来越淡,帝后离心也就成了本剧最大的悲哀。
最后一次见面时,如意的话决绝也有深意,也成了他们最后一次对话,当如意告诉永基,希望他活得自由快乐时,皇上才终于理解如意,以至于当太后来质问皇上为何将如意葬在妃陵,而并不是按照皇后的标准来安置时,皇上却很坦然地说,想还如意一个自由。
【【随笔】用《如懿传》解锁“完美”的定义】宫廷生活虽繁华、虽富贵,但终究不得自由,条条框框的规矩、礼仪限制了太多太多,无论之前剧情多么精彩,结局也都是悲剧。这就是完美。完美,就是留给人的念想,是苦苦求不得的期待,是用心追求的平凡,更是努力实现的过程。也愿我们珍惜身边的人,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幸福时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