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健脑,扫盲ing

这周末不健身,改健脑。看了本关于人体肌肉构造以及力量训练原理的入门书,对于底层知识的认识,又往前推进了一步。欲雕琢大厦,根基得先打稳了。
1. 首先对运动中主要会用到的肌肉的名字和部位有了清晰的认识,从斜方肌到三角肌,肱二头肌到肱三头肌,背前锯肌、背阔肌,胸大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腘绳肌到胫骨前肌。韧带联结骨骼,肌腱联结骨骼和肌肉。
周末健脑,扫盲ing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周末健脑,扫盲ing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 从微观角度了解了肌肉的构成以及肌肉发力时内部是如何运行的。肌肉是由肌纤维构成,肌纤维由肌原纤维构成,肌原纤维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大脑将指令通过神经元传导至肌纤维,接着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交错对插,肌肉出现收缩。此时,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张开,血液流入,肌肉暂时缺氧,乳酸等代谢产物在肌肉中堆积,导致细胞内浓度提高,根据渗透压的原理,水分进入肌肉,肌肉变大。等乳酸排出后,细胞内浓度下降,水分也会自然排出,一般2-3天就能恢复。力量训练就是让肌纤维变粗壮、肌纤维增殖。另外,肌肉收缩的主要是能源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这为每次教练不让我断碳水找到了注脚。
3. 从宏观角度,比照杠杆原理了解了力量训练的发力原理。有个常识先了解一下,所有的肌肉都是至少横跨一个以上的关节,肌肉接收到大脑的指令之后,肌肉先收缩再拉动骨骼做出动作。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力量训练的原理了,以屈肘为例,手腕上举着哑铃,肘部作为支撑点,肱二头肌收到指令后收缩,肘部弯曲,力点在肘部前发一点沿着小臂的方向上,作用力在手腕上的哑铃上。根据杠杆原理,F1*L1=F2*L2,力乘以力臂,肱二头肌的力臂远远小于哑铃作用力的力臂,因此其作用力也是数倍于哑铃的重力的,以此达到肌肉发力训练的目的。
周末健脑,扫盲ing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4. 肌肉的等长收缩、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同时肌肉发力,通常肌肉发力保持该动作不变时就是处于肌肉的等长收缩阶段。肌肉的向心收缩,是肌肉发力时肌肉长度变短,以屈肘为例,此时的肱二头肌就是向心收缩。肌肉的离心收缩,是肌肉发力时肌肉长度变长,以伸肘为例,此时的肱二头肌就是离心收缩,肱三头肌是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用的力量通常比向心收缩高出20%-30%,且肌肉的损伤也一般产生于离心收缩时,常见的场景是重物下放,因此为了减少肌肉的损伤,在重量下放时,一定要将速度减慢。
5. 原动肌、协同肌、拮抗肌。原动肌是主要的发力肌肉,协同肌发力处于次要地位协同发力,拮抗肌产生反作用力。以屈肘为例,肱二头肌是原动肌,肱三头肌是拮抗肌;伸肘时,肱三头肌是原动肌,肱二头肌此时处于拉长放松的状态是拮抗肌。
6. 力量和有氧的顺序,必须先力量后有氧,如果顺序倒置,会导致合成肌肉所必需的成长激素分泌量降低,影响训练效果。
7. 爆发力=力量*速度,提高爆发力,速度也不能少。因此每次不必做到重量的极限,还得留一些力气给速度。
【周末健脑,扫盲ing】健身与健脑同时进行,科学指导,稳步推行。给自己加油打气,纵使练了一个多月了,一斤没有掉o(╥﹏╥)o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