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本质

谈这个高深的话题,起这样一个文章标题,我完全是从潜意识角度考虑的。因为也想不到什么更好的标题。
至于我有没有能力论述这个问题,我想,如果现在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说一说,那么将来我可能连优化甚至推翻现在观点的机会也没有了
这个问题在今天之前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对于“得到”的“意识形态偏见” ,我认为,解读音频就是换了包装的读书笔记 ,并不能给你实质性的收获。
这个见解来源于我的日常,当我在通勤以及非工作时间听书时,我似乎是获得了什么新的见解;但是,你要在第二天问我我听了什么,我一点都不记得了。
当然,这个观点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当我第二天重听同样内容时,我仍然会记起这些。但根据艾宾浩斯记忆理论,如果第二天我没有重复听书,我就会基本把它忘记。其次,阅读读书笔记,也能提供给读者对这本书大致的理解,毕竟不是所有作者真的都是在用逻辑写书,读者也许还帮助理顺了文章的逻辑关系。此外,音频和读书笔记的呈现形式不同,它还需要口语化与指向性语言优化(即用口语描述文章的上下文关系)。
于是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的忘记?大脑在听书时,有哪些错误的做法,使得听书完全不管用?
首先很明显的一点是,当我们在听书时,耳朵一定要跟着朗读者,把他说的意思弄清楚。由于我们听书的场景大多都在户外或非工作场景,会一心二用,很经常会出现听着听着忘了听什么的情况。这样听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第二,听书时,大脑不可能不思考。但思考和听其实是矛盾的。当然,大部分的人并不是在思考,而只是因为听到了新信息,大脑自动地将其与已习得知识相联系。这样也会导致分心。如果是真的在思考,也许需要你同时按下播放器的暂停键与大脑的暂停键,开始专注于思考这之前听到的内容。
我们忘记的原因是什么?一是我们分心了(由于环境、由于思考)我们的大脑里没有一本书的整体结构,而只是几个片段;二是我们并没有调动记忆(没有经过思考加工),单纯让信息从脑海里流过。(这姑且称作“信息流”)
大脑在听书时会有哪些错误的心理模式?一是获得性满足感,短时内的大量知识摄取,让我们觉得收获满满,但它并没有转化为长期记忆,而是被当做消遣娱乐的刺激;二是大脑没有办法同时进行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于是在听书时,我们或全盘接受,或因思考某个问题而走神,甚至直接给这本书评价“垃圾”。
那么,什么才是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有以下三种建议:
1、纯消遣型听书:和听相声、听评书一个道理
2、为阅读而听书:听书只作为导读与选书参考,帮助我们减少遇到垃圾书的成本。这是一些把听书当工具的人的想法。
3、为听书而听书:在一个不适合工作、阅读的环境,专心听书,获得里面的知识
其中第一种是罗胖在罗辑思维提到的,但这是他以前的观点,是完全的娱乐消遣;
第二种是工具化使用,第三种则是“得到”推崇的。然而第三种听书方式,是一定需要动用逻辑思维与记忆的。
虽然罗胖的想法看起来还成,但我在这里只想提出我的一个观点:我们非常缺少独处的、完全不受外界信息干扰的思考时间,而这段时间才是创造力、自制力、逻辑思考能力最强的时候。当我们的24小时被工作、生活、学习填满时,我们可怜的通勤与常规任务时间段,大脑还要被“讲解版读书笔记”占领,这是对大脑的消耗和浪费。
我赞同L先生的观点,通勤路上,就别读书了,还是用来思考吧。不过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在通勤路上很难做到专注思考,尤其是在冬天、软件园、堵车的环境下,我想的都是“ 如何超车”、“ 到底还有多久才能到公司”、“早餐还有没有”。大概就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也限制了我的独立思考吧。(其实只需要换个生活方式,就有可能获得一段自己的思考时间,但改变习惯并没有那么容易)
最后顺带回答一个问题:读书为什么要做笔记?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把记忆留给笔记本,把思考的过程可视化,最后用教育和实践来证明你的成果。
【学习的本质】2018年1月28日 北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