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决策的艺术之二—什么是智慧

【《高手》决策的艺术之二—什么是智慧】读《高手》这本书,我最大的体会是,如果不写个小分享文,读过的内容就记不下来。上周分享完斯多葛派的二分法之后,居然马上就在生活中实践了一次,并不是有意识的去用,而是遇到事情之后,潜意识指挥我做的,完成之后,我觉察到了自己跟从前的不一样,仔细想想,原来是“二分法“起了作用,于是更坚定了认真读书,写分享文。
在生活里,我对智慧这个词特别有好感。觉得这个词超凡脱俗,很高级。我有个小闺蜜,常常来跟我分享她在感情中遇到的各种开心不开心的事。听完之后我会这样夸奖她:“你是有大智慧的”。然后我俩就会心一笑,结束谈话,各自去忙。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呢?《高手》的作者万维纲给我们推荐了他看到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题目是《面对日常挑战的明智推理》。这篇文章的引言介绍说,心理学家开始关注智慧的定义,给出的“智慧“”这个词在心理学里的共识是:所谓智慧,就是“明智的推理”。这个意思就是:通过你的理性,对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在我们生活中遇到很多选择的时候,往往是不能精确的计算和靠推理完成的,我们掌握的知识,无法给出准确答案,这种情况系只能考虑到自身的情况和所处的环境,综合判断,做出明智的选择。 那么智慧都需要什么能力呢?这篇论文中,研究者性三个方面考察了一个人的智慧水平:1、智识上的谦逊—知道自己需要跟多的信息,才能合理评估这件事,知道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2、超越自我—知道自己在事件之中会当局者迷,如果能从旁观者的视角看问题,也许会跟好。3、考虑他人的观点,达成妥协—知道不同观点的利弊,能理解这个时间参与各方的想法和立场。 那么智慧在人群之中怎么分布的呢?研究者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是:智慧在不同人中的差异,比平均每个人在不同场合之间的差异要小。这个结论的意思就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智慧,而是有时候在面对某种情况的时候很有智慧。作者认为这样的结论算是个好消息:说明只会也许是可以学的,如果我们多熟悉一些不同的局面,也许我们就能学会更多的使用智慧。看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做地产的朋友。她的学历并不高,从售楼员做起,一直到销售经理,包销楼座,到现在自己开始开发地产。有那么售楼员,并不是每个人都达到了她这样的高度。在我看来,她是个有智慧的人,因为她熟悉了整个行业的流程,跟着老板深度参与了各种销售的细节和操盘的方法,比其他人家看的多,想得多,做得多,然后就有了这样的结果。这篇论文还有另外两个小结论:一是当你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会更有可能使用智慧。另一个是,跟智慧唯一有关系的是年龄—年龄越大,越有智慧。这是有意思的结论,年龄越大,经历的事情越多,越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能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实践出真知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作者在结尾告诉我们: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谦虚谨慎、旁观者清、达成妥协,我们就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