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第七章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原文:
子曰:“自行束脩(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只要主动送一束干肉给我,我从没有不教诲他的。”
夫子说:“有来求教我的,能行束脩之礼,或束脩以上的礼的人,我就没有不教的。”
什么是束脩之礼呢?
古来的学者有很多种说法,最常见的说法是十条干肉。
脩,就是干肉的意思。每一条肉是一脡,十脡为一束。
【《论语》述而篇第七章】古人非常重视见面,老师在伦理秩序当中是长辈,学生初次见到老师,带着干肉,算是见面礼,也象征着师生关系的建立。
“未尝无诲”要表达的,就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那种圣人要传承文化的胸怀和勇气。
《左传》记载中,说郑国有乡校,但只是大夫以上的人和他们的子弟才能学习,
而私人设立学校,什么人都可以教,学费低廉,甚至不收,自古以来直到春秋,孔子是第一人。抛开夫子的学术思想和教学体系,就这一条,他就不愧被称为是“至圣先师”了。
夫子能在教育是官宦人家专有权力的二千五百年前,就提出并创造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机会,所以我们说,夫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他开启了中国贫民教育的先河,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将教育普及化变成了公民教育的第一人。
孔子自己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是因为爱,我才会操劳一生;因为忠呢,我才会教诲一生。这就像前面夫子教育弟子“
依于仁,游于艺”一样,夫子也正是有这样的爱人、亲人之心,才将教师这个职业做成了万世之师,千古一人。
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学而不厌是夫子的智慧,教而不倦是夫子的仁爱,爱才能让他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教。
志为人师,就应该把自己的生命真实地投入到孩子的生命之中,疼他、爱他、教育他。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就是夫子在教师的岗位上实践出来的教育之道,做别人一天的老师,就要象父亲一样,对他的学生关爱一生。
夫子十七岁第一次当老师,二十七岁前后办私塾,到七十三岁停止生命,中间五年的时间从事政治,十三年周游列国,而期间,从未停止过教学,他把教师这个职业做到了极致。
就像太史公所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除孔子外,还有谁能把教师这个职业,享誉千古呢?
学者必有师,无有不教,就是孔子作为老师的一片至诚之心,希望我们能以恭敬之心,连接上圣人想要育人的恒心,让我们的人生因为遇到《论语》而精彩,因为遇到孔子而不再困惑。
“让我们的人生因为遇到《论语》而精彩,因为遇到孔子而不再困惑。”——致自己!
推荐阅读
- 慢慢的美丽
- 《真与假的困惑》???|《真与假的困惑》???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 《跨界歌手》:亲情永远比爱情更有泪点
- 诗歌:|诗歌: 《让我们举起世界杯,干了!》
- 期刊|期刊 | 国内核心期刊之(北大核心)
- 《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第26卷(Invasion篇)发售
- 人间词话的智慧
- 《一代诗人》37期,生活,江南j,拨动心潭的一泓秋水
- 广角叙述|广角叙述 展众生群像——试析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 书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