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风筝的人》
假如贫穷加宗教可以使人善良……但又像是酸楚的童话。
《追风筝的人》,很多人在慨叹哈桑的“为你千千万万遍”,也有很多人在感慨小说中“我”的自我救赎之路。但是比起小说所引发的全球对阿富汗这个国家的关注。小说故事本身的所有意义都可以退居第二位。
【读《追风筝的人》】阿富汗,全球最贫穷的内陆国家之一。这里多山且干旱少雨。本已不幸的地理环境,偏偏又居于地缘政治的关键位置。导致世界大国在此处角力。双重缺陷使得这个地方长期动荡不安。加之外在强势媒体的渲染,阿富汗成了邪恶滋生地。除此外,没有人知道这个经常见诸媒体的国家之下,到底生存着怎样的民族?直到《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的出现,全世界才开始用另外一个视角看这个国家。
贫瘠土地上的温情
书中,作者给读者们描述了曾经的阿富汗。在这片贫瘠而干旱的土地上,依然有美丽的落日,有温馨的家庭,有充满趣味的社会。虽然这里贫困,但是人们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作者描述小时候放风筝的场景。描述夕阳余晖下,红朦朦的天空,黄而干涸的大地。天地之间厚重而渐变的颜色给人梦一样的感觉。这一切都给贫穷的人们带来了内心的宁静。
贫穷+宗教=善良
假如贫穷加宗教可以使人善良……但又像是酸楚的童话。
不知道这个想法是否是错误的。但至少从哈桑身上,我们似乎能感受到这种令人心酸,感动而又悲愤的等式。哈桑身上隐约还有着鲁迅笔下闰土的影子。不过他的命运较之闰土更为悲惨。仅仅因为宗教信仰,就被无情杀害。
本是少爷阿米尔同父异母弟的哈桑,由于阿米尔父亲的隐瞒,一直以仆人的身份陪伴在阿米尔身旁。他心甘情愿的为阿米尔做任何事。哪怕被欺凌,被侮辱。所有这些都不改他为阿米尔的尽心付出。
我一直觉得,贫穷和宗教才是哈桑这种纯洁善良的原因。贫穷和宗教吞噬了对命运的反抗意识,使得作为仆人的哈桑对少爷阿米尔有了心理和命运上的依附感。他对阿米尔好,仿若那就是自己此生的使命。从此点出发,我感觉很多人把泪点放在“为你,千千万万遍”上,似乎是有点跑偏了。
追风筝的人
放风筝,追风筝。这是阿富汗的民间风俗,也是这本小说的串联因素。
往小处说,放风筝的是阿米尔,追风筝的是哈桑。往大处说,放风筝,追风筝的是阿富汗人,是曾经生活在这片干涸贫瘠土地上,虽贫困却自得其乐的阿富汗人。这是作者对祖国的怀念。不仅仅是出于对哈桑的愧疚与怀念。
小说的结尾处,哈桑的儿子在阿米尔夫妻的照顾下,渐渐走出心理阴影,并在异国放起了风筝。你可以理解这是阿米尔自我救赎胜利的象征。但是就阿米尔而言,难道仅仅局限于自身吗?身后自己和哈桑曾经奔跑过的祖国呢?
乡土之爱与无声控诉
作者借阿米尔的回忆,描述了动乱前的阿富汗。也描述了后期因自我救赎回到阿富汗时的所见所闻。读者可以看到,曾经的阿富汗也是那么美好,虽然不是物质上的富足,但依旧是阿富汗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可是到了动乱的后期,苏美的武装介入。权力真空处,塔利班势力的蔓延。阿富汗变成了人间炼狱。
和之前的美好相比,后期的阿富汗秩序荡然无存,人人都活的战战兢兢。逃难出去的阿富汗人漂泊无根,留下来的人则不知道死亡和明天哪一个先来。哈桑的死,就是极致的悲哀,仅仅因为信仰,就被当街枪杀。这里已是地狱。
作者以自己的小说显示了对故土的爱,以及对大国入侵的无声控诉。也恰恰是这些,引起了全球对阿富汗人民苦难的关注。而这才是这本书的最大价值。
推荐阅读
- 慢慢的美丽
- 《真与假的困惑》???|《真与假的困惑》???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 《跨界歌手》:亲情永远比爱情更有泪点
- 考研英语阅读终极解决方案——阅读理解如何巧拿高分
- Ⅴ爱阅读,亲子互动——打卡第178天
- 诗歌:|诗歌: 《让我们举起世界杯,干了!》
- 期刊|期刊 | 国内核心期刊之(北大核心)
- 《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第26卷(Invasion篇)发售
- “成长”读书社群招募
- 上班后阅读开始变成一件奢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