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街头混混卖儿子,找回责任感的方式却是投案坐牢)

【《孩子》(街头混混卖儿子,找回责任感的方式却是投案坐牢)】前面讲过比利时著名导演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编剧、执导的《他人之子》。今天要讲的电影——《孩子》,同样出自他们二人之手。《孩子》获得了第58届戛纳电影节(2005)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大奖。
《孩子》(街头混混卖儿子,找回责任感的方式却是投案坐牢)
文章图片
豆瓣评分 电影的剧情,标题已经剧透了不少。然而看达内兄弟的电影,剧透一些,似乎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当你选择看他们的电影的时候,就已经默认接受了一些事实:他们选择的故事,看起来都像社会新闻,可拍摄出来的,却冷静克制得不像话。他们对纯粹追求叙事跌宕起伏的商业影片一向不太感冒。
也就是说,达内兄弟的电影选题,往往会选择揭开社会的“暗疮”给大家了看,可这样做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让观众产生对问题本身产生憎恶感,而是想要借此唤起公众对某些社会问题、某些边缘群体的关注。
能做到这一点,已经相当不易。因为有很多电影,要么无法正视这些社会问题,陷入“抨击大于事实,怒气大于理性”的状态;要么就选择性地忽略此类“费力不讨好”题材。而达内兄弟,可谓独树一帜:批评社会问题,可以;玩噱头?那就算了,我们还是老老实实把问题说清楚吧。
《孩子》(街头混混卖儿子,找回责任感的方式却是投案坐牢)
文章图片
电影《孩子》海报 《儿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岁的街头混混布鲁诺,靠坑蒙拐骗度日,整天浑浑噩噩。他的女朋友,18岁的索尼娅,也没有什么正经工作,靠政府的救济金过活。索尼娅生下孩子后,两人仍然过着“没心没肺”的生活,对未来完全没有任何打算。一次偶然的机会,布鲁诺从黑市掮客那里听说,有人高价收养孩子。觉得无力抚养孩子的布鲁诺,趁索尼娅不注意,悄悄将孩子转卖出手……
布鲁诺和索尼娅两个人,是游荡在社会角落里的边缘人物。他们浑浑噩噩、不知明天为何物的生活状态,令人费解而反感。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总是有一群这样的人生活在我们身边、或者某个不为人知的某个角落。毫无疑问,布鲁诺的生活状态很糟糕。可有些人的遭遇,更加令人瞠目结舌,比如深圳龙华区的“三和大神”们。如果不是网络媒体的曝光,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群人,更加无法想象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无比“魔幻”的生活。
布罗诺偷卖孩子的事情,成了他与索尼娅关系的转折点。失去孩子又得到孩子的索尼娅,找回了做母亲的责任感。
卖掉孩子又寻回孩子的布鲁诺,非但没能得到索尼娅的原谅,反而因为毁约,被人贩子暴力威胁,要求他偿还巨额违约金。他不得不铤而走险,一条道儿走到黑。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一心想要寻求索尼娅的原谅。不过他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自身,依旧沉沦。
直到和自己一起犯案的小伙伴被抓,他选择主动投案自首,才真正有了责任感和担当。在失去一切之后,他终于迎来了新的开始。
达内兄弟在处理这部影片的时候,没有刻意强化布鲁诺和索尼娅“坏”的一面,而是选择以平视的角度来对待他们。如同出现在热门社会新闻的那些骇人听闻的故事中的主角一样,布鲁诺和索尼娅本身还是孩子,完全承担不了也无意认真承担身为父母的职责。要是在社会新闻里,痛骂和抨击那肯定是少不了的。而达内兄弟,却相对冷静,不仅让我们了解“发生了什么”,还带着我们进入故事去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处理的方式毫无遮掩,却又对主角们的言行不置一词,把一切都交给了观众自己去判断。


达内兄弟专题第2篇,总第006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