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综合素质》!

(一)教师职业理念
1.素质教育的内涵
(1)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1)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2)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要求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要求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4.“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
(1)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2)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3)因材施教。
5.现代教师的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6.现代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三)文学作品鉴赏
1.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方法
(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概念的隐含意义;
(2)理解概念基本意义,辨别不同义项;
(3)理解概念间的关系。
2.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推断材料中句子的准确含义;
(2)根据不同文体特点理解重要句子;
(3)运用逻辑知识来判定理解正确的句子;
(4)结合背景材料理解句子。
3.归纳内容要点应注意的问题
这里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对文章写作思路清晰把握。同时还应注意两点:
(1)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归纳。这是就独立归纳而言的。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得不准确。
(2)防止要点遗漏。要点遗漏,答案便不完整。防止的方法就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
4.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
归纳起来说,有三方面:
(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叙述的技巧,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联想、烘托、反衬、铺垫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3)布局谋篇的技巧,如线索设置、过渡以及前呼后应等。这类试题往往从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技巧鉴赏等方面来命题。
5.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方法
(1)具体分析。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作品实际,具体分析要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或把自己的一些猜测和没有有力证据的材料无限夸大。
(2)客观评价。对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应给予客观而公正的评价,用唯物辩证法为基本分析方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的特有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3)准确全面地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高频考点!!《综合素质》!】(一)教育观
考点:
四个关键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实践”。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错误)的;符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符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2)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符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3)素质教育观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符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二)学生观
考点1
试运用所学学生观的知识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错误)的,遵从(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材料中……遵从(违背)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材料中……遵从(违背)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材料中……遵从(违背)了学生是独立的人的学生观。
考点2
因材施教(很少单独作为材料分析的考点,一般是可以添加到学生观之中)需要把以下几点回答出来:
首先,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特点,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家庭情况;
其次,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引导;
最后,要多引导我表扬。
(三)教师观
考点
该教师的做法是正确(不正确)的,符合(违背)素质教育下教师观的要求。
1.教师观强调,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材料中……
2.教师观强调,教师要从课程的忠实实践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必须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材料中……
3.教师观强调,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倡导教师在教学中改进、研究和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在材料中……。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考点
24字规范要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该教师的做法是正确(错误)的,他践行(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教师践行(违背)了“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爱国守法要求教师热爱祖国和人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材料中……
(2)教师践行(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材料中……
(3)该教师践行(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严慈相济、保护学生安全,关爱学生健康,不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
(4)该教师践行(违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
(5)该教师践行(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材料中……
(6)该教师践行(违背)了“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终身学习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勇于创新。材料中……
【2017年真题】
新转来的小强是有名的调皮生,同年级别的班主任都不愿意接收他,而张老师二话没说就同意他转到自己的班里。开学时,张老师在班会上举行了而隆重的欢迎仪式,说道:“有一位活泼热情的新成员---小强,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随后,张老师又对小强的家进行了家访。
一开始,小强有所改变,上课搞乱的情况几乎看不到了,特别是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表现尤为突出:遵守纪律,积极参与课堂的互动,可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又有其他科任老师说小强上课捣乱。张老师把小强叫到办公室,结合刚学习的内容,对他说:“小强,老师发现你的数学很棒哦,我这里有几道数学题,想试试吗?”“3乘0等于?”“0!”小强回答得干脆利落,“10乘50,再乘0?”“0”….小强的回答比声小,“老师,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时,张老师说:“你刚才做的题目里,有些数相乘可以得到一个更大的数,可因为0的存在,他们最终的结果都是0,你愿意做这个0吗?”,“老师,我不想当这个0”,小强急躁的说,一改刚开始无所谓的态度,“每个同学都应该为班级争光添彩,做一个有益的数,你说对吗?”,小强点点头……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张老师特别注意观察小强,还根据小强的优势,让其担任了数学课代表,有时,他还常常向其他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大家反映从小强的课堂表现中,看到了巨大的变化。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分析材料中张老师的教学行为。
【参考答案】
张老师的教学行为很好地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观要求我们公平公正的对待全体学生,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首先,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材料中,张老师并没有因为小强的调皮捣蛋就放弃他,而是从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等方面逐步提高小强的学习成绩,增强小强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异,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材料中张老师根据小强的学习数学的优势,因势利导,让其担任数学课代表,体现了张老师把小强同学看作是独特的人的理念。
再次,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材料中,张老师通过方法的引导和自信心的确立,激发起小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小强的数学成绩,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进步,体现了张老师把小强同学看作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因此,作为教师,在面对像小强这样的后进生时,要结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积极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