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不是只要糖果的小孩

过了“难过就哭、开心便笑”的年纪,收到糖果还是会笑,因为那总归是甜甜的,含在嘴里连眼泪都会有所收敛。却大都难得甜进心坎儿,因为自己明白,更需要的不再是糖果。
- 1 - 似乎从小到大,我们都更偏爱于那些可能带有故事性的东西。
少不更事的我们,喜欢那个侃侃而谈的爱戴假发的政治老师,心仪那个教室后座篮球打的很好却不太爱笑的高个子男孩,羡慕那个下课总被围在人群中间能讲出很多新鲜事物的姑娘,执着那些不太懂只单纯觉得很有深意的句子和歌...
总觉得他们都有好多故事,而自己单调到泛白。
不甘于单调,身边太多人前仆后继的忙于给自己“上色”。有淡雅系、糖果系、暗黑系,还有人搞特殊玩混搭风。而其实,每个人骨子里都还是那个“纯白”,直到遇见一些人、经历一些事,才真正长出了颜色,怎么洗都洗不掉。
偏生人就是这么奇怪的物种,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染上杂色之后才惊觉纯白才是最美好的颜色。可时间从不多给任何人机会,错过即过。
而对于那些我们所接触到的太多事物,看似毫无意义,实则都被自己的潜意识吸收。悄无声息的影响着自己见每一个人、做每一个选择、下每一个决心,比起那种"4年生长3厘米"的竹子效应,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起来,我还挺相信"3岁看老"的,倒也不是迷信至此。而是每当反省起自己的所作所为时,总会惊觉:原来以前是有过那么一件事情,让自己对什么样的东西产生了怎样的情绪。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段对话:
“有果必有因,是吗?”
“嗯,对的啊”
“那我们肯定会在一起的,对吧?”
“额,怎么说?”
“因为,我喜欢你”
当然,这样简单的逻辑并不是毫无漏洞,生活也不像数学那般单纯,给出几个设定值就能只有一个最佳解。相比较而言,生活更会伪装,也更赤裸。
早就不是只要糖果的小孩
文章图片
a life - 2 -
时间总会想尽办法留下痕迹,有些暴露在外,略显油腻的体态让人一目了然;有些隐蔽向内,皮下覆满又厚又硬的老茧只可内观。
之前微信里收到一条来自老同学的好友验证。
寒暄几句之后,尚在家乡工作的他说道,还挺羡慕你们这些在外面的。
一时语塞,我发过去一个笑哭的gif动图,接着敲出一行字“你是说,羡慕一年四季的外卖和房租?”
对方回复说,别这么寒碜啊!是羡慕出去闯荡的勇气,挺好的。
刚整理好出租屋的我,捏了捏左手臂,回复,“我还真靠的就是任性,没啥好不好的,自己怎么选择而已。要真说起羡慕,也只能是彼此羡慕吧。”
接着,想想一身的脏衣服,打算顺势往墙上一靠。没等我行动,手机又是一震,“你说话好有道理啊。”
瞅见屏幕上面的“对方正在输入”,如临大敌,赶紧回复,“我就一个粗鲁的人”。果然,收到回复“还想夸夸你有内涵呢,就这么自黑”。这边哭笑不得的我赶紧扯开了话题,之后再有几个来回,也就完结了。
说不上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年纪大了,太明白自己不想追求哪些东西,重心也就越来越明确。
以前爱追求着做自己,处理事情总要有个性和想法。芝麻点儿大的细节,整得人尽皆知才肯罢休。现在仍然很有个性,却不想随意让人参与进自己的小天地。
面对一些不愿多聊的人,就肆意把自己捏造成对方不太喜欢的样子,相处后续自然不了了之。遇上试探着想要深交的朋友,多数情况下,也只充当倾听者的角色。遇上总得讲几句的情况,就单拎几点随口提提,也不会太不合群。
不过,凡事也总有例外。
办公室里有两个姑娘是做设计的,常常和另外两个讨论品牌化妆品。除了急用,我往往是不参与进去的。终于这天,一个相处不错的妹子半开玩笑说道,“我们每次讨论的时候,夹子都像一个男人一样,只是远远的听着”。我听完只是尬笑,并没有多做解释。
没有姑娘会不喜欢让自己变得漂亮的东西,如果有,也定是口是心非的说辞。我倒也没那么爱装,只是比起关于梳妆台和衣帽间的讨论,现在的自己更倾心的是,听着歌曲逛花瓣看文案。等到她们聊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再过去凑个脑袋,侃侃而谈。
闺蜜说,我真是骄傲的不接地气。不否认我有那么一丢丢自视清高的臭毛病,但更大程度上,我只是不愿为合群而合群。反正也不是没有能合的群,那就选择自己满意的领域多付出一些,不是更能取悦自己么!
- 3 -
那时还小,假期很长。以为未来很远,期待很大。
终究是一样的朝九晚五,却没有多余的悲伤,一切都寻常的像远方推进。
上班以后,偶尔约出几个朋友小聚,点数时总会发现缺人,到场的也不过因为工作或是生活压力太大需要排解,早没了“不羁放纵爱自由”的劲头。
尚在读书的朋友可能没有太多感触,抛开硕士以上不提,依然有老师、有同学,不过挪一个地方生活。情绪上来不想上课翘了不去也无大碍,顶不过临考前狂刷笔记或是狠心甩出钱包,倒也能顺利过关。
而上班族,于过往,只有照片和通讯录,更甚只有回忆;于职场,工作就只是工作,同事也大都只是同事。就算有过工作经验,未获得傲人成绩之前,又未能加入办公室老油条的行列,就只会显得突兀。
记得还是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公司有位前辈私下说过一句,“上班之后吧,有时候连同事说的话都分不清是褒是贬”。当时的自己表面上默认,心底却是质疑否定的,就觉得怎么会连话都听不明白,还不是自己太笨。
后来才知道,有些职场还自带雾霾属性呢。毕竟职场和生存挂钩,尽快为其创造最大价值才是王道。没有哪个老板会真心愿意,为一个所谓的潜能人才投入太多金钱成本,而久久不要求反馈。
不是专业的人,不说专业的话。
只对我而言,最大区别就是:学生时代,不会做任何事都可以学,慢点也还会有人愿意教;而职场里,不会做人做事也可以学,却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愿意一直等,等到学会。
想通这个问题之后,难免会有些负面情绪。好在危机感顿生,让自己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也算不上是坏事。
- 4 - 很小时候,长辈们就教导说,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学生时代,说是那般纯真美好的时期错过就再没有了。
话是听见了的,感觉上也是听懂了的,可等到真正感同身受已然很久以后。只好应了三毛说过的那句:“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身为俗人,我少了份锱铢必较的精明,却也没学会蝴蝶自来的豁达。
仅留一句真心而无用的言辞,踩在青春的路上,就请不要肆意挥霍;已然路过,也请一定踏实前行。
有些书,会叫人舍不得看完。
尽管时常想,像完成任务一样把它读完。可又会想,也许不翻完,重新拿起它的几率会更大些。像是无意留下的特写未知符,又像是一个不可亵玩的秘密欲望。
愿你我,都能成为那本,让人不轻易拿起,也总不愿放下的那本珍藏版。
我是一个喜欢所有用心的东西... 的射手座
【早就不是只要糖果的小孩】... ...Ca Dy My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