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努力读书,是要回去结婚的

有人把高考比作一列远行的火车,成绩好的人睡软卧,再者睡硬卧,一般的有张坐票,我很不幸只有站票。于是,我走上了复读的路,坐上了去省会的火车。
选择前往省会复读的人很多,大城小镇的人都聚在一起,年龄也参差不齐。小的有零零后,大的有三十好几(听说已经尝试好几年了,匆匆来报名,静静呆上一百天,考完试又回到最初工作的地方)。
“不努力读书,是要回去结婚的”,这是当初一个九五年出生的同学对我说的,其实他已经拿着站票过了两年了。他在河南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读了一年多了了,却在大二上期的时候,义无反顾地选择复读。不明白他的选择,所以好奇地问了一句。他很认真地说:“我即将毕业,所学的专业并不如意,工作是不容易的。那么回家的话,我所面对的可能就是结婚,而我不想结婚,我宁愿把父母替我准备结婚的钱用来读书,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细细想来,确实如此。当后来,还有人问着,为什么选择回来?这样类似的问题,大家都笑着说:他啊,在家里有个未婚妻,要回去的话,是得结婚的。当他学习不认真时,我有时也会笑着提一句:还不努力读书,要不然你得回去结婚了。
并不是对“结婚”存在什么偏见,而是我突然发现,当你选择不继续修学历时,那么你面对的就是工作,跟着来的还有“结婚”这一名词。而“结婚”带来的,是永无止尽的事儿。从最初的房子,车子到后来的孩子。孩子的教育,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等等。那么在我看来,“婚姻”是一场游击战。
高三毕业的暑假,去深圳陪姐姐呆了一段时间。那时她刚怀孕,我们坚持每天晚饭后出去走走。经常会聊一些事,有远有近。她曾经感慨:“还好当初我坚持读大学,不然高中毕业的我还不知道怎样。有可能和绝大多数年轻的姑娘一样,南下打工,凭借手力在流水线工作,运气好做个质检。待上几年回家结婚。也有可能走不出我们的小县城,拿着一两千的工资,在妈妈的安排下找个男人嫁了。像我的一些同学,孩子都打酱油了,而不像现在宝宝还在肚子里。”
【你不努力读书,是要回去结婚的】 姐姐是在二十六岁的时候,选择和在一起六年的男朋友结婚的,也就是我现在的姐夫。他们是同学,彼此的初恋,解决了异地问题,终于走进婚姻的殿堂。
哪怕是这样,却还不够,还不够努力。现在宝宝已经出生了,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但姐姐与姐夫目前异地,一个仍然在深圳拼搏,一个在家里工作,希望能陪在孩子身边。孩子的花销对于他们的小家来说感觉还挺大的,我大概也只是知道奶瓶贵,尿不湿一个一个的丢,奶粉一个月至少三罐,而每罐差不多五百,每年交保险之类的。这还只是个孩子,那么房子?车子?一切都还需要拼搏。哪怕是二十六岁结婚,依旧过得有些狼狈。那么那些高中、大学(有存款,个别稀有者除外)毕业就结婚的呢?只怕一个不如一个,你没有存款,你不是富二代,看见一个美丽的姑娘或者帅气的小伙子,确定这就是我想要的人,那么结婚后的你很可能成为“负二代”。
所以,我劝你努力读书。或许你会反问我:你确定每一个高学历的人都拥有一个美好未来?我只能告诉你:我不确定,但我确定选择努力读书是绝对不会让人遗憾的。而且我认为拥有高学历,却生活物质水平特别差的人,这样的占比是非常非常小的。或许又会问:那与爱情有什么关系?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是吗?不说是唯一因素,但绝对影响,不是吗?
你是什么层次的人,决定了你的另一半是什么层次的人。你试着想想, 当你老了,回想青年。你会为当初的努力感到庆幸,努力读书让自己变的优秀,然后遇到了同样优秀的另一半。“结婚”似乎是顺其自然,努力读书让你收入丰厚,努力读书让你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你们彼此理解,你的爱人在你耳边呢喃“我既然牵了你的手,就是要走一辈子的,就这样长长久久的过了一辈子。”这才是理想的婚姻,长久的爱情。
所以,努力读书吧,不然会被抓回去结婚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