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偷偷努力的人们

我高中的同桌是这样的:上课的时候随意的听,也不会很仔细的做笔记;自习的时候慵懒的趴在桌子上,也不会很用功的做作业;放学的时候两手空空,干瘪的背包和我们3D立体的书包形成鲜明的对比。
本以为这样的学生不会有很好的成绩,出乎意料的是,每次考试他反而总是班级前3,那潇洒而洋洋自得的姿态,羡煞同班的一群拼命三郎们。
我在高考的时候经常回想,人与人真的是不一样,就算抛开每个人的家庭与背景。有的人出生的时候头上就顶着“天才”的光环,不像我,学什么东西都那么吃力,反射弧长还慢半拍。虽然最后凭借拼命三郎般的努力,考上了普通的211现在还读了研,但是在心里,对那种不同很拼还是能够轻松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有着莫名的羡慕与嫉妒。
结果前几天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这个看法,我认为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想要东西的这种才能,也许并非是天生,而是他们不漏声色的,默默付出所得到的结果。
事情是这样的:我的那个高中同学昵称叫维C(因为他比较黑,我们都调侃他Hello,C,[化学元素C (碳)] 黑色的,hh)他本科就读与国内某有名985,211,当然,现在也是双一流,前几天出成绩,考研成功了,因此我们几个认识的同样也考上的就出来一起庆祝一下,喝点小酒吃点烧烤,聊的很嗨。正好聊到了高中的时候,我跟他干杯,夸赞他:“我觉得你脑子特好使,学啥都比我们快,看起来还特别轻松” 跟我一起的人也表示赞同。他明显的愣了一下,似乎完全没有料到我这么说,然后挠了挠头,笑道“完全不是你们想的那样”,然后就开始跟我们讲他高中的事情
原来,维C的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大学教师,他们都坚信学校教育是保证孩子一生顺风顺水的唯一的道路,因此从维C 还很小的时候,就给他做好了人生规划,那就是一定要上一个好大学,读研究生甚至博士,留到学校机构或考到政府部门,一辈子捧一个“铁饭碗”。在这个目标下,他的父母积极的研究各个辅导机构,询问辅导机构的老师或上过这些辅导班的邻居或亲戚孩子,就为了能够让维C更够更快更好的适应班级学习的内容。就只拿英语学习来说,剑桥、新概念、新东方这些辅导机构都有维C 的身影。在我们认为应该好好放松休息的每一个寒暑假,维C都要辗转于各个辅导机构之间,努力的学习,以回应父母对他的期待。也许就是从这些老师的熏陶中,他在初中的时候就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能在我们还在用时间弥补效率这种所谓“假用功”的死循环中踟蹰的时候,能够高效率的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完成自己每日的计划。
这个故事并不是想说辅导机构的重要性,而是表明“天资”并非成功人的通性,他们的共同点应该是“努力”。
之前看《银魂》的时候有句话,努力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证明给自己的。就像那些天天嘴上嚷嚷着要减肥要健身的人,我敢保证没有几个真正在每天哪怕抽出半小时来坚持锻炼。
绝大部分的情况,你的目标和理想,当你天天挂在嘴边的时候。你离它们最远。只有将它们咽下去,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成为自己执行力的一部分的时候,你才能一步步的接近它们。
【那些偷偷努力的人们】致那些偷偷努力的人们,你们才是真正的勇士,敢于默默的背负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美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