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队友丨自由职业并不自由

云队友丨自由职业并不自由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上月末跟一个朋友吃饭,聊了很多,特别是她说到自己非常想要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


说起来,她已经在实践自己的自由职业之路,她去画画,去帮助别人,然后最近还辞职了,成为了一名线上教育的老师,工作的时间相对自由了一些。


但是从她目前的状态来看,她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有多自由,反而是更加焦虑了,因为目前看似相对自由的工作,并不是她真正想做的,而且在报酬上她也不甚满意。


我感觉她其实除了想要自由,还想要那种舒服自在的高品质生活。


可是,这种舒服自在的高品质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随手可得的。


你想要更好的生活,更自由的时间安排,更自在的人生体验,可以先问问自己——
相比起其他人,你凭什么获得这些美好?


你是家里有矿,还是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


如果两者都没有,那你想要的这些美好,暂时仅仅是你的愿景和理想,与骨感的现实有着遥远的距离。


经济学最基础的供给和需求理论告诉我们, 如果你想要获得某样东西,就需要提供同等价值的东西作为交换。


【云队友丨自由职业并不自由】用查理·芒格的话来说, 就是——
“如果你想要得到一样东西, 最可靠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而我朋友的问题就在于,她既没有在自由职业的道路上积累足够的实力,也没有在职业发展上获得长足的成长和财富,所以她手里显然没有支撑她获得那种舒服自在的生活方式的筹码。


另外,我们所理解的自由职业,也许并不自由。


创业者,自由职业者,他们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部分人的想象是这样的:

  1. 睡觉睡到自然醒
  2. 没有老板催命干活
  3. 随时可以葛优躺
  4. 爱怎么来就怎么来


这些都是很多人的错觉。


我认识一些创业者,他们是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是可以随性地晚睡晚起,可是,他们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却相反——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


所以,他们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舒服自在,相反,他们会很忙,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


那些在自由职业道路上走得很远走得很从容的人,其实并不是他们对自由有很高的要求,而是他们对于在做的事情是心怀热情,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而这件事情刚好是不需要去上班而已。


自由职业的本质依然是职业,他们和上班族一样,也需要靠出售自己的时间来赚钱,没有捷径。


就像那些以自媒体为生的自由职业者,他们虽然不用担心考勤,绩效,但是也是需要焦虑赤裸裸的生存问题——如何让自己的文字变现?如何找到合适的广告客户?如何吸引读者粉丝让自己能够持续经营下去?


很多时候,你在休假在嗨皮的时候,那个自由职业者还需要辛苦地码字,剪辑,冥思苦想。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现在也无法放弃自己的工作去全职成为一个自由的写作者,因为自媒体的收入现在并不足以支撑我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PS: 读者们能不能对我好一点,打个赏,买本书,让我以后也有机会成为真正的自由职业者呀…...)


能够在自由职业这条路上过上自由自在的舒适生活的人,其实凤毛麟角。


他们在这个领域深耕了很久,大部分人已经是在各自行业里很拔尖的可人儿,是有两把刷子的。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享受了时代红利,靠运气拿下巅峰人生,但这是极少的不是?!)


你说咱们没有一技之能傍身,拿什么跟人家拼呢?


即使那些已经在自由职业上建功立业的人,他们的自由往往也都伴随着自律的节奏。


人气网络写手唐家三少每天坚持写作,日更万字,十几年来从未间断。


在一次专访中,他讲述了自己的居家工作状态——
“我会把一天中最好的时间要留给写作,固定在上午9点半到12点码。每写30分钟允许自己休息10分钟,这样就像上完4节课一样。”


没有时间上的自律和行动上的坚持,自由职业就是一座海市蜃楼,虚幻无用。


纪录片《自由职业者》中说道:
在自由职业的道路上,最大的敌人不是与你竞争的同行也不是“挑刺儿”的甲方,而是自己。




不要只看到事情简单呈现给你的那一面,你还需要洞悉事情更底层的另一面。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在现有工作上识别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一个领域深耕成为专家,这将会是一个更有效更现实的职业发展之路。


等到你已经在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独当一面,成为其中顶尖的10%,你的自由职业之路往往会自动开启。


自由职业并不自由,这一点清醒的认识,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打破以往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地去思考,到底该如何看待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


最终你要警醒的是,自由的代价,从来不低,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欲戴其冠,必先承其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