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001


当我看到听到96年乃至00后参加这次出DISC+A2班学习的时候,内心是惊讶的,大家竟然这么早就了解到DISC而且愿意花高价钱来报名学习,这一点就已经让我非常佩服,大家对于知识的求助欲和想让自己通过DISC工具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更加让我对爱学习的95、00后竖起大拇指;


都说在DISC社群里大家都是钻石,每个人都是闪闪发光,每个人在自己行业里面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厉害,非常棒,可能可能是我小县城呆多了的原因,作了一只井底之蛙;


不过每个人在分享自己自我介绍都 时候,每个人都是最牛A的!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不信你看!


来自我们4组:蔡逸雯来自杭州;
96年已经有了家庭和宝宝啦。
以音乐专业有关,在毕业之后的第1年做这跟音乐有关的工作,觉得自己做过的最牛的事情靠自学在两个月时间学习编程后转行。
由音乐家转为编程;
也想要完成音乐的这十几年,出一本书,总结一下。
【唱歌……】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来自我们4组组长周玄同学分享
过去做过最牛A的事:害怕潜水,克服害怕,自己去找潜水的学习机会学会潜水;
目前为止最重要的认知:放下很多事,放松,找到生活才有意义
未来三年做幸福事: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更好的生活,做两个孩子的父亲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来自我们4组:96年的三金
过去做过最牛A的事:在Toast master 头马俱乐部里帮助其他人培养演讲提升技能、帮助他人成长;

目前为止最重要的认知: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先去做;
未来三年做幸福事:喜欢摄影,学习摄影,成为摄影教练;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来自我们4组:Wendy(夏)
过去做过最牛A的事情: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没有基层做过直接到中层,通过上网查询懂的hr的事情,面试COO,拥有200人的团队,直到做HRD岗位
2、最重要的认知:了解真正的自己,发现自己是一条艰难的路,发现自己是非常爽的事情;
相信专业的力量,请教练、咨询师帮助自己解决自己内心的问题,了解自己;
3、三年幸福事情:赚钱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来自我们4组的刘佳姐

过去做过最牛A的事情:
初入职场的独自大量完成工作任务得到认可
最重要认知:做个平凡人,平凡其实挺好;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来自我们4组的以拓老师

过去做过最牛A的事情:我总结起来是学霸、本硕连读考取法学,相关证书一次性考过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常乐
1、最牛:三年时间,换了7个老板,5次升职(最高负责万人集团培训负责人)
2、最重要的认知:DISC能改变人生,转换自己性格应对不同性格老板
3、未来三年的幸福事:兼职收入超过现在收入


小师:
1、最牛A
3个10000行动践行者:3个10000面授10000人学员,读10000本书,从2015年到现在花了10000个导图
2、最重要的认知
努力如果做不到的事情,拼命就一定行
3、未来三年的幸福事
学习SF学习教练,建立家庭梦想家庭(为父母提供资金),资助10000名学生(现已资助103位学生),2020年出版已完成写作的书,创业团队顺风顺水


段惠
1、最牛A
24岁创业,第一年利润过百万
28岁开始,每年利润过千万
2、最重要的认知
6年前学习九型,开始改变,知道怎么与人相处,怎么与世界相处
今天的DISC,将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
3、未来三年最幸福的事情
很知足,都是最好的安排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还有其他小伙伴们的分享就不依依分享让我感触最大的是96年、00年现在这么优秀,我们再不紧跟时代步伐,很有可能会被取代、淘汰;



每当一个个小伙伴们上台发言自己的最牛A的事情,真的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别人的优秀与成功都需要坚持不懈、专注,同时给我很多的动力,别人都可以成功,为什么我不行呢;


那么首先第一步就需要先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潜能和特质;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002
这几天好多学长姐会跟我说:“呀你又来了”没错我又来了,
同时也有一些认识或者不认识我的学长姐
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
感觉我是另类

竟然竟然A0班毕业、连续做了A1、A2的入组助推;
还刚刚A1班收官不到一周的时候,
我竟然申请报名A2的助推,
我的信念是想一定要做入组助推,
是想的阶段还是想要还是一定要,我的回答是一定要;
一方面是锻炼自己的D特质又目标感

同时希望自己趁热打铁延续在A1班的温暖
去温暖A2班的小伙伴们
我也很感谢班主任光哥、团长英子、小芳姐
能够给予我这次入组的机会让我成长
感恩感谢
与其中当助推是推动组员
不如说是让自己成长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当我们学习完DISC行为风格理论学习之后
可以通过自身运用DISC来达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也可以通过和不同性格特质的人运用DISC知识
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我懂你


那么做助推其实就是我们讲学习的知识
作为练兵场由新学员组建一个新的小组
如何激发小组成员快速融入团队、上课投入专注
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更好完成邀请

让学员更好接受等等
从有自己的想法到自己可以先试错去觉察

反思复盘改进的过程
对于想快速提高人际敏感度能力
当助推是不错的方式之一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当助推不仅仅可以有试错的机会
同时在做助推整个有开班到闭关整个过程

都是在修炼自己稍微弱项或者不常用的行为

比如小组成为没有人搭理你的邀请

如果我没有学习DISC前,我可能会沮丧没有信心可能会放弃
学完DISC之后
凡事必有四种解决方案
有更多的可能性


或者在日常中你习以为常的习惯

在做助推过程中助推团队、组员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

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去做调整
但我们需要有觉察和反思的能力;






003

这两天在助推团队中出现高频率的关键词就是“觉察”

如果说新学员来面授是来听课

那么助推来做助推
是来推动学员学习
同时觉察学员当下的状态

和觉察自己遇到不同事情时

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等


就比如说新学员第一天晚上自我介绍环节
在A1班没有把自我介绍视频、文字在班级群直播
那么A2提前做优化,在助推布场那么晚上就有提出
四个助推分别为国王小组拍摄视频等工作安排



但是等到第一天晚上即将现场学员自我介绍环节

我提醒了下团长要跟助推们说下拍摄视频等工作


那么明明不是我的工作范畴,我为什么会去做提醒呢
我个人分析原因一个是我比较热心、那么反义词就是吃饱了撑着,多管闲事;
第二:自己是一个DSIC可以随时调节的人,
可能是个人对一些事情要求会比较高,喜欢完美一点,也就是我的C比较高;

第三:没有按照自己的既定计划来,我会有反抗的情绪


善于自我觉察是一种能力,从大的方面来说是觉察自己是谁,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去哪里;从小的方面来说一件事做得好不好,有何不妥之处,为什么等。觉察是个人成长重要的内在因素,本文拟从小的方面展开叙述。

“墨菲定理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因此,成熟的人都会要认可自己的经验盲点,明智的人都会承认自己的无知区域。既然如此,问题一旦发生就不必企图去掩盖,也不必文过饰非,不妥就是不妥,错误就是错误,真实地觉知是最聪明的选择。

004

在做助推的时候,对于自己组员有学习的收获,是多么的开心和激动的,只要学员学习有收获就是我最大的满足


感受有几点如下:
1-以前以为我对DISC了解还挺多其实还是有很多可以钻研探讨的。学到和巩固了一些我以前的认识;
2-对报告的解读还不够了解全面要继续被培训和自己多联系包括对各因子的高低变化更了解;
3-这个培训安排包括助教在内都安排的非常妥帖,我有兴趣做助教帮助别的学员;
4-以后对人的的行为特别是对关系密切的人要懂得分析了解去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学以致用!



感受有几点如下:
?? DISC可以适用的场景很多,值得探索
?? 对报告的解读还不够了解全面要继续被培训和自己多联系包括对各因子的高低变化更了解(复制玄哥)
?? 晚上的自我介绍太牛A了8,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大佬们继续链接




005

今天即将结束课程的时候海峰老师说

当时自身力量不足的时候多去帮助别人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来提升自己的力量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我觉得挺有感触的
帮助别人成就别人

同时也是在修炼自己

成长自己

当我们有一定能力和影响力

去影响周边朋友的时候
那么说明我们在他人面前 影响力和友情做的比较好
别人对你是信任的,即使你做什么
别人都愿意先去相信你


当我们没有这份能力的时候
那就多去帮助别人

用给的能力来替代索取的能力



都说你的用心别人可以感受的到
所以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
积极投入



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天天说|天天说|人生不止一条路 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