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第四十二篇)。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这里的“立”到底“立”的什么?我以为首先要“立志以学”。因此《大学》此篇,就是我们不得不研究的篇章。
《大学》这篇不长,以段落来分,共十二段,全文千余字。每段自成一意思脉络,而全篇形成完整的论述体系。研读《大学》既要有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细心,也要有统观全局的眼光和视角。正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大学》(一)】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只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一段一共三句话,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思考、记忆并且加以应用。
第一句相当于是提出了一个设问。“大学之道”(通往一切学问之规律、法则的道路)是什么?紧接着,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明明德”、“亲民”、“至善”。这三条即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所谓纲举目张,这三条高度凝练地回答了作者提出的问题,也是统摄《大学》全篇的纲领性“指标”。明明德,指的是懂得、通晓高尚的道德;亲民,指的是做一个自新之人;至善,指的是做一个纯净、善良有高尚情操的君子。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论述的角度都是通过个人的修养、提升来实现“大学”的目标。这也就明白了后面要讲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体现了修生,自我提高的重要性。
第二句相当于是第一句进一步”的论述和延伸。“知止而后有定”中的“止”指的就是“大学之道”的三项“指标”。意思说的就是懂得了“大学”的道理以后,暗地里就定下了目标和方向了,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由定到静,由静到虑,由虑到得,是从方法和过程的层面对事物发展进行的概括。这里给我们的反向思考是,即使有了目标和方向,如果做不到“静”心、思“虑”周全,也不可能成就“大学之道”。
第三句做总结:懂了事物发展本末、先后、终始的道理,离“道”也就很近了。
从第一段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写文章的水平真是高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只用了三句话,58个字就把问题讲清楚了。“大学之道”,不可谓不博也!
推荐阅读
- 慢慢的美丽
- 《真与假的困惑》???|《真与假的困惑》???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 奔向你的城市
- 《跨界歌手》:亲情永远比爱情更有泪点
- 诗歌:|诗歌: 《让我们举起世界杯,干了!》
- 期刊|期刊 | 国内核心期刊之(北大核心)
- 《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第26卷(Invasion篇)发售
- 人间词话的智慧
- 每日一话(49)——一位清华教授在朋友圈给大学生的9条建议
- 《一代诗人》37期,生活,江南j,拨动心潭的一泓秋水